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电商已然成为人们日常购物的重要渠道。然而,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也如影随形,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24年2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学生组建的“电商智行,产权护程”社会实践小队,聚焦电商知识产权保护中的消费者环节,展开了一场深入而意义非凡的调研。此次行动以消费者的日常购物体验为切入点,精准直击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的痛点,旨在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心、舒心、放心的购物环境。
实践小队全体成员集体出动,深入身边电商消费者群体,针对消费者对电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知程度,以及是否遭受过此类侵权影响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身边邻里在不同程度上都遭遇过因电商知识产权被侵犯而波及自身的情况。
消费者李女士,作为某知名品牌护肤品的忠实拥趸,分享了一段不愉快的购物经历。此前,她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该品牌护肤品,可收到产品使用后,效果却远不如以往,她怀疑自己买到了假货。李女士气愤地说道:“花了钱却没买到真货,心里别提多窝火了,还担心用了这假货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图为“电商智行,产权护程”社会实践队成员进行线下调研。 王璟然 供图
同样,家住市区的数码产品爱好者赵先生,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在电商平台被一款耳机“原厂品质,低价直销”的宣传语吸引,满心期待能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可收到货后,却发现耳机音质粗糙,做工也十分劣质,明显是个“山寨货”。赵先生无奈感慨:“不仅浪费了钱,还耽误事儿,太让人失望了。”像赵先生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众多消费者在电商购物过程中,都曾被侵权产品“坑害”过。
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实践小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举办专业讲座、发布生动有趣的科普视频等多样化方式,向广大消费者普及知识产权知识。讲座和视频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辨别商品真伪、查看商品授权信息等实用技巧,帮助消费者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同时,小队还积极鼓励消费者,一旦发现侵权行为,要勇敢地向平台举报。
这些举措不仅强化了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更有效提升了消费者识别侵权商品的能力,逐渐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电商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小王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他通过观看平台的科普视频,学到了诸多辨别运动鞋真伪的方法。小王兴奋地说:“以前买鞋只看价格和款式,完全没意识到还有这么多门道,现在知道了要关注品牌授权和做工细节,不然很容易就买到仿冒品。”他还将这些宝贵知识分享给身边同学,大家携手提高防范意识,共同抵制侵权商品。
消费者小张也表示:“以前买东西只看销量和评价,现在学会查看品牌授权信息,购物变得更放心了。而且平台鼓励我们举报侵权行为,感觉自己也能为维护良好购物环境出一份力,这种参与感很棒。”
图为“电商智行,产权护程”社会实践队成员进行采访。 王璟然 供图
电商知识产权保护行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为消费者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从降低购买侵权商品的风险,到增强消费者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再到激发消费者积极举报侵权行为的热情,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消费者权益展开。展望未来,随着相关行动的稳步推进,电商购物环境必将更加风清气正,消费者能够在平台上安心购物,尽情享受优质的商品和服务,真正推动电商市场迈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实践队了解到了,消费者面对屡禁不止的危及自身利益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大多数选择忍气吞声。而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消费者们意识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唤醒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并提供了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为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强大动力。
图为“电商智行,产权护程”社会实践队集体合影。 王璟然 供图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