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以“山河清明 一脉湘承”为主题的衡阳市第七届节地生态集中安葬仪式暨第八届殡仪馆开放日活动在市殡仪馆举行。26户家庭选择以这种拥抱自然、节约资源的方式,送别挚爱的亲人,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回归大地,绿意绵延。
活动由衡阳市民政局主办,市殡仪馆承办。在简短而肃穆的启动仪式上,市殡仪馆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衡阳市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情况及其深远意义,强调这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化殡葬改革、减轻群众负担的重要举措。家属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选择生态安葬、让生命回归自然的理解与支持。现场气氛宁静肃穆,充满了对逝者的敬意与追思。
节地生态安葬仪式上,参与本次树葬的8户家庭,在家属和工作人员的陪同引导下,手捧着亲人的骨灰坛,缓缓步入殡仪馆内静谧的树葬区域,他们将可降解的骨灰坛安放在树根旁的土穴中,为挚爱覆上新土,仿佛完成一次温柔的告别。随后,他们将带来的鲜花轻轻摆放在树前,或在枝头系上寄托哀思的黄丝带,对着小树深深鞠躬,静立默祷。整个过程简朴而庄重,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骨灰融于沃土,与青山绿水相伴,生命在此得以用最环保的方式升华。
节地生态安葬,是现代殡葬改革的重要方向,它不仅仅是一种安葬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进步。以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为代表的生态葬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保护了生态环境。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墓葬的束缚,倡导“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尚,将追思之情寄托于山川草木之间,实现了“小葬于墓,大葬于心”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衡阳市在推动殡葬改革、倡导绿色殡葬方面不懈努力。自2018年起,市殡仪馆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节地生态集中安葬活动,据统计,包括本次活动在内,已累计为359位逝者提供了免费的生态安葬服务。为满足市民需求,馆内开辟了2700平方米的草坪葬区和288余个花坛葬位。同时,衡阳市始终坚持殡葬服务的公益属性,自2017年10月起,全面免除了全市居民的五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并对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家庭给予1000至1500元的奖补激励,至今已累计惠及2.3万起,发放奖补资金超过3000万元。为进一步保障基本安葬需求,已规划用地30亩用于衡阳市城市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建设。(刘忠)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