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地理信息数据与数字经济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地理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地理信息数据不仅是个人生活的“指南针”,更是国家领土安全、资源布局和国防机密的“数字底图”、关乎国家产业链安全的“战略密码”,守护地理信息安全是每个公民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责任。
中孚信息为支撑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围绕测绘行业实际场景及需求,率先实现地理信息文件识别技术的创新突破,构建行业领先的地理信息数据检查及整改能力,为测绘行业信息保密安全保驾护航。
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数字化时代,地理信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随之带来的安全的威胁也日益增多。近年来,地理信息安全事件更是屡次见诸公众视野,地理信息安全“暗战”已是硝烟弥漫。
2022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简称“网信办”)依法对某公司开出80.26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罚款。网信办明确指出,某公司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以及拒不履行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阳奉阴违、恶意逃避监管等其他违法违规问题。
同年,某市在开展涉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时,发现多家涉密成果使用单位管理不规范,存在失泄密隐患,暂停其提供涉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责令限期整改。
正如某公司等具有测绘资质的相关单位,在生产、处理、使用过程中收集掌握了大量的测绘数据,存在多重保密安全风险。如何合法合规地存储、使用测绘成果数据,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目前,地理信息保密检查作为重要的安全保障机制措施,仍存在技术手段滞后、检查类型不全、智能化水平不足等问题,难以及时发现数据违规存储、共享等安全隐患。
二、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检查“新手段”
中孚信息围绕用户终端存储、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存储、邮箱存储、网盘传输等实际工作场景,融合智能识别能力、数据恢复能力及多场景检查能力,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检查与整改,实现测绘数据合规“存储、传输、处理”,保障测绘成果的存储安全。
图:地理信息检查总体架构
1.构建智能识别能力,实现测绘数据识别
基于深度学习框架,融合地理特征格式识别、语义理解、时空特征分析、敏感要素关联推理的智能识别模型。通过预训练大模型对矢量数据、遥感影像、三维、点云等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特征解构,建立地理敏感信息的知识图谱,实现地理信息行业重要数据全量识别。
图:识别地理信息文件类型示例
2.构建场景检查能力,实现业务场景全覆盖
基于面向地理信息行业的智能识别引擎,自动化安全检测办公终端、服务器、云存储、数据库、邮箱服务器、移动硬盘等载体,识别地理信息专用文件及常规办公文件的违规存储、传输等风险,实现全方位的存储检查及传输检查能力,保障检查场景无死角。
3.构建数据恢复能力,实现残留隐患清零
基于国家标准,融合保密行业管理特色,创新性实现了删除文件的深度扫描能力,精准识别存储介质中的残余数据痕迹,有效解决传统删除方式导致的数据残留隐患,阻断因文件恢复导致的信息泄露风险。
三、中孚产品护航测绘地理信息安全
中孚信息深度融合测绘行业特性与保密技术要求,于2022年率先突破测绘行业信息识别技术难点,先后于2023年、2024年通过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评测及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认证,成为国内首个且唯一兼具地理信息质量核验与涉密数据防护双重合规能力的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应用于某省地理基础信息中心及某部委数据流转检测项目中,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保障测绘数据保密安全。
未来,中孚信息将基于地理信息检测引擎,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全面构建多维立体的地理信息保密安全解决方案及产品体系,为测绘行业保密安全保驾护航,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安全贡献中孚力量。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