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企业出海浪潮持续高涨,跨文化管理、本地化运营等挑战也随之凸显。近日,海外华人投资服务协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许多出海企业因“1号位”人选不当或管理权限失衡导致业务受挫,甚至被迫退出目标市场。“海外核心负责人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企业出海的生死线。”该负责人强调。
根据协会调研数据显示,近40%的出海企业曾在海外负责人选择及任命上走过弯路。某新能源企业曾因派驻的欧洲区CEO不熟悉本地劳工政策,引发团队大规模离职;另一家电商平台则因负责人缺乏本地渠道资源,导致市场拓展停滞。这些案例的共同点在于:总部对海外“1号位”的能力评估不足,或过度依赖“总部空降”而非本地化人才。
能否选择到一名合适的海外本土“1号位”员工关于企业在海外发展的成败。这位“1号位”员工不仅需要专业能力,更要具备本地资源、文化适应力和决策魄力。”海外华人投资服务协会负责人强调,“一旦选错人,企业不仅要承担高昂的试错成本,还可能错失市场机遇。”
如何找到并留住合适的“1号位”?为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海外华人投资服务协会总结出“3+1”选拔法则:
✅ 3大核心能力:
1. 本地化经验:熟悉目标市场的商业环境、法律法规及消费者习惯。
2. 资源整合力:拥有本地供应链、渠道或政府关系网络。
3. 跨文化领导力:能平衡总部战略与本土团队管理,避免文化冲突。
1个关键原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总部应明确战略方向,但将日常运营权下放,让“1号位”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通过股权激励、绩效挂钩等方式,确保目标一致,同时激发管理层的主动性。
针对会员在出海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海外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协会计划在近期推出专题线上直播分享,在线提供实操指导。首期活动将聚焦“如何选拔与赋能海外1号位”,邀请具有10年以上跨国管理经验的行业专家、成功出海企业高管及本地人力资源及劳资合规顾问参与,内容涵盖:
1. “1号位”能力模型:除语言和专业背景外,更需考察本地资源网络、文化适应力及危机处理能力;
2. 权限划分黄金法则:总部应把控战略与财务红线,但将运营决策权、团队组建权下放;
3. 风险对冲机制:通过股权激励、阶段性目标考核等方式平衡授权与管控。
“出海不是简单的地理迁移,而是组织能力的全球化重构。”协会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经验共享,帮助企业少踩坑、快落地。”据悉,该系列直播将面向协会会员开放,并设置一对一咨询环节。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