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北农业大学学生组建的调研团队深入黑龙江、河南、江苏、四川等农业大省的多个典型区域,针对绿色农业技术的供需适配情况开展了全面且深入的调研。该团队旨在精准掌握绿色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现状,剖析现存问题,为推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为获取详实准确的信息,调研团队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他们精心设计了涵盖绿色农业技术认知、应用意愿、面临困难等多维度内容的专业问卷,在多地广泛发放给农户、合作社成员及农资企业工作人员,共回收有效问卷 500 余份,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团队实地走访各地农业生产区域、合作社及农资企业。在与农户交流中发现,尽管农户普遍认可绿色农业技术对提升农产品品质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困难。河南部分地区农户反映,有机肥料价格较传统化肥高出许多,成本压力使不少人对绿色种植望而却步。江苏一些地区,农户虽购置智能灌溉设备,但因缺乏专业指导,无法充分发挥设备效用。
合作社在推动绿色生产方面积极努力,引进智能温室、滴灌系统等先进设备,并通过统一采购和销售降低成本、提升收益。然而,四川部分合作社负责人表示,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合作社进一步发展,更新先进设备和引进新技术力不从心。此外,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导致设备维护和技术实施困难,影响绿色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与农资企业沟通中,调研团队了解到,不少企业加大绿色农资研发投入,推出一系列环保型产品。但黑龙江某农资企业负责人透露,新型生物农药虽效果好、环保性强,但价格导致市场接受度较低。加之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破坏市场信誉,导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沟通不畅,产品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此外,课题组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政策文件及行业报告,梳理绿色农业技术发展脉络,为调研提供宏观背景信息和理论支撑。
此次调研清晰反映出,绿色农业技术在供需适配方面面临认知不足、技术服务滞后、成本收益失衡以及政策监管欠缺等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参与调研的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请教相关专家后建议,政府应强化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绿色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及培训工作。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绿色农产品认证和追溯体系,提升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度。
企业需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与农户、合作社及科研机构合作,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研发更贴合实际的绿色农业技术和产品。
合作社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技术培训和服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提高农户参与绿色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户自身也应提升素质,主动学习和应用绿色农业技术,增强环保意识和市场意识,实现增收致富目标。
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此次调研揭示的问题,为政府、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等各方提供了清晰行动方向。只有各方凝聚力量、协同合作,才能有效解决绿色农业技术供需适配问题,推动绿色农业蓬勃发展,为我国农业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力。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绿色农业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为人民群众带来更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