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浪潮的推动下,高技术制造企业正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近日,《人民日报》科技专栏刊发了一篇题为《这些创新秘诀,助力向“新”而行》的文章,文章特别提及三项标志性成果,其中有嘉立创平台构建的“从创意到产品”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该体系支撑全球数百万硬件工程师完成端到端研发流程,并推动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迭代升级。嘉立创,作为电子及机械产业链的一站式基础设施服务商,凭借其独特的服务理念和创新能力,在硬件创新领域崭露头角。
一站式服务,赋能硬件创新
嘉立创专注于提供电子及机械一站式服务。通过自研的“智能拼板算法”,成功实现了PCB海量订单的批量化、高效化处理。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将PCB单次打样成本从数千元降低至几十元,更将交付周期从数周缩短至最快12小时。这种高效、低成本的服务模式,吸引了全球超过620万用户,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机器人等多个行业。
嘉立创的服务不仅仅停留在智造上,它还打通了前端下单界面与后端柔性智造工厂之间的链条,为用户提供了从电子设计自动化、电路板智造、表面贴装到3D打印的一站式技术保障。这种全方位的服务模式,简化了硬件创新的流程,加速了创新成果的转化。
东南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的助理教授胡旭晖及其团队,在嘉立创的支持下,成功研发出了一款假肢手,并在国际竞赛中斩获冠军。这一案例,正是嘉立创一站式服务加速硬件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有力证明。
开源硬件平台:共享、共创、共赢的创新生态
随着“开源”理念在硬件和设计领域的深入渗透,嘉立创紧跟时代步伐,于2019年推出了开源硬件平台。这一平台聚集了开发者、工程师、爱好者和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了一个知识共享、协作共创、商业转化的创新生态。
在开源硬件平台上,开发者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源代码,吸引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参与项目的开发和完善。这种开放、协作的创新模式,不仅降低了硬件开发的门槛,还促进了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截至目前,嘉立创开源硬件平台已累计孵化出超3万个开源作品,为行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助力高校科研,共育创新人才
作为高技术制造企业,嘉立创深知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自2021年起,嘉立创面向以高校学生为主的工程师群体,推出了每月2次印制电路板免费打样服务。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高校学生群体在硬件创新前期的投入和试错成本,激发了他们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许多学生在嘉立创的支持下,完成了自己的科研项目和作品,并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此外,嘉立创还与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校企合作,嘉立创不仅能够获取更多的创新资源和人才支持,还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传授给高校学生,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也为嘉立创自身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稳健经营,布局未来发展
嘉立创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创新能力,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根据最新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371,505.93万元,净利润为47,778.28万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业务拓展方面,嘉立创并未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近年来,公司不断将触角延伸至机械产业链领域,相继推出了CNC机械智造、FA商城、3D打印(含金属)、钣金加工以及铝合金外壳等新业务。这些新业务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也为中小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嘉立创作为高技术制造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它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开源硬件平台以及助力高校科研等举措,不仅加速了硬件创新与成果转化,还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协作,为行业培养了更多的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