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佩戴OK镜6年,双眼度数变化仅25度!六年前,13岁的小吴(化名)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顺德爱尔眼科医院进行检查,戴上了她的第一副OK镜。六年来小吴坚持每晚佩戴,定期到医院检查,实现了六年双眼度数变化仅25度。这个数字的背后,不仅折射了现代眼科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更展现了医患携手守护孩子光明的动人故事,为万千近视儿童家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挣脱框架束缚,再现清晰视界
小吴是个爱运动的小女孩,但框架眼镜严重束缚了她的活力,镜框滑落、镜片起雾、运动受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吴的运动质量。为了让孩子在运动中更自由,小吴的父母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于是,在六年前,小吴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顺德爱尔眼科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小吴右眼近视350度,左眼近视375度。根据小吴的诉求和眼睛情况,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刘巧萍建议她验配角膜塑形镜(OK镜)。
刘主任介绍道,OK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通过夜晚佩戴产生的外力,作用在角膜进行塑形,使角膜暂时性变平。白天就可以暂时降低度数,实现不用戴眼镜,使视野变得清晰,同时抑制眼轴过度增长。经过临床试验验证,长期规范使用,可控制近视增长。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吴来说,这种方式无疑是一举两得,一方面可以实现运动自由,另一方面又能保护视力。
从依赖到独立,六年自律显成效
起初佩戴OK镜对于小吴来说很不容易,每晚都需要父母协助完成清洁、佩戴全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后,小吴逐渐掌握了佩戴技巧,能自己独立操作。佩戴OK镜后小吴表示运动和学习都自如多了,不再需要反复托举下滑的眼镜,还能清晰地看到远处风景。小吴妈妈感慨道:“多亏了顺德爱尔眼科医院刘主任的诊疗建议,让女儿佩戴OK镜,使她不受眼镜的束缚,能继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今近视度数也得到了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OK镜要定期更换,周期是1-2年,同时还需要每天清洁和护理,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配镜之后患者要坚持每3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医生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视力变化情况,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
六年如一日,小吴严格执行医生的矫正方案,每晚保证8小时的佩戴,定期到医院复查换镜。最近一次检查结果显示右眼眼轴24.82mm,左眼24.94mm,双眼眼轴增长控制在0.2mm以内,近视度数仅增长了25度。“只要晚上佩戴OK镜,白天就不用戴眼镜了,运动、学习都方便多了!”小吴激动地说道,“医院的医护人员也会定期打电话来,督促我复查,提醒我注意事项。”刘巧萍主任对此深感欣慰,她表示小吴的近视度数能得到有效控制,离不开她和她父母的坚持与自律。
“因为她比较活泼好动,所以我们一有时间就带她出去玩。而且不是说户外运动有助于近视防控嘛,多晒晒太阳对身体也好!”小吴父母回忆道。小吴父母的话确实言之有理: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增加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时间,能够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病率。
控制近视增长,离不开多重保障
“国内外的研究数据表明,OK镜能够控制眼轴增长,对近视控制效果在35%-60%之间。像小吴这样六年来视力保持几乎0增长的情况,需要孩子家长以及医院的完美配合。”刘主任感慨道。
首先,任何好的治疗都离不开医患良好配合。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治疗经验固然重要,但患者的配合与信任同样不可或缺。在验配和佩戴OK镜过程中,要注重医患沟通,一方面医护人员要保证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情况,安抚患者情绪,另一方面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建议,定期复查。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最大化。
其次,科技的革新为近视防控带来更多的可能。目前,OK镜经过多次材料与设计的迭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OK镜对于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展具有显著效果。此外,随着人们对近视问题的日益关注,OK镜也逐渐成为了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一种重要选择。
最后,家长孩子的自律坚持也至关重要。近视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近视控制仅仅依赖于OK镜,却不设法让孩子降低用眼强度,那么还是会导致度数的增长。科学研究表明,每天坚持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因此,家长需要监督孩子科学用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在医患配合、科技革新与自律坚持的三重保障下,青少年近视才可以做到可防可控,正如刘主任所言:“视力防控就像栽种树苗,既需要选对方法,更需要持之以恒的灌溉,小吴家庭用六年坚守浇灌出的近视防控成果,值得被更多家庭借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