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息肉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通过内镜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虽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的前三天是预防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的“黄金期”。若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出血、感染甚至穿孔等风险。
为了帮助患者平稳度过术后关键期,以下注意事项请务必牢记!
一、术后三天,为何如此重要?
胃肠息肉切除后,黏膜创面会形成浅表溃疡,术后24-72小时是焦痂脱落的高峰期,此时创面血管暴露,稍有不慎(如剧烈活动或饮食不当)可能导致迟发性出血。此外,肠道内环境复杂,术后早期需避免刺激,降低感染风险。临床统计显示,约80%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在术后三天内,因此科学护理尤为重要。
二、术后三天,这些细节要盯紧!
01饮食:循序渐进,忌“放飞自我”
术后6小时:严格禁食禁水(具体遵医嘱),避免刺激创面。
术后第1天:可少量饮用温凉水,无不适后可尝试米汤、藕粉等清流质。
术后2-3天:过渡到稀粥、烂面条、鸡蛋羹等无渣半流质,避免粗纤维、辛辣、过热食物。
禁忌:牛奶、豆浆易产气,咖啡、酒精刺激黏膜,术后一周内需远离!
02活动:静养为主,避免“作死”行为
术后24小时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翻身、坐起等动作,防止腹压升高。
3天内避免弯腰、提重物、爬楼梯等,连咳嗽、打喷嚏都需轻捂腹部。
警惕“隐形杀手”:久坐马桶、用力排便可能诱发出血,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通便药。
03用药:严格遵医嘱,勿自行调整
抑酸药(如奥美拉唑):需按时服用,保护创面。
止血药或抗生素:根据医生建议使用,勿随意停药。
暂停抗凝药: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需术前术后遵医嘱调整,严防出血。
04观察症状:发现异常,立即就医
危险信号:呕血、黑便(柏油样)、持续腹痛、发热(体温>38.5℃)、头晕心悸。
警惕“正常”假象:少量便血可能被误认为痔疮,若持续2次以上需及时联系医生。
三、术后三天后,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三天后仍需保持警惕!
饮食:术后1周内逐步过渡到软食,2周内避免坚果、粗粮等坚硬食物。
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至少1周。
复查:按医生要求定期复诊,病理结果需重点关注(息肉性质决定后续随访计划)。
四、心理调适:别让焦虑影响恢复
术后轻微腹胀、隐痛属正常现象,过度紧张反会加重不适。可通过听音乐、深呼吸放松,必要时与医生沟通,勿轻信网络谣言。
胃肠息肉术后三天是康复的“奠基期”,科学护理能大幅降低并发症风险。牢记“饮食温和、静养为主、密切观察”三大原则,与医疗团队保持沟通,才能为健康保驾护航!
贵阳微创胃肠专科医院是一家专业治疗胃肠方面的专科医院,如您还有其他问题,可关注我院官方公众号预约咨询,届时会有专业的人员为您答疑解惑!
咨询电话:0851-85508000
免责声明:本内容仅供参考,不做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不能代替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及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版权声明: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