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大学实验室里,一群平均年龄21岁的年轻人正用自研发的仪器测试受腐蚀混凝土中的硫酸根与氯离子。这支由土木工程、地球物理、生态学等多学科组成的筑本清源团队,在负责人孙宇东的带领下,正以革新的技术破解建筑物受离子腐蚀的重大难题。
2022年深秋,当程昭玮在学习中读到关于离子侵蚀导致混凝土建筑物寿命缩短的研究时,深刻意识到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误差大,根本无法满足现场检测需求的问题。在深入调研西南地区离子侵蚀现状并系统研究侵蚀机理后,一支由云南大学多学科交叉、致力于破解这一难题的筑本清源团队正式组建。
团队组建初期,专业鸿沟如同裂缝般明显:地球物理专业的岳士清能精准调试传感器,却搞不懂水化反应;生态学的李若愚熟悉环境监测原理,却算不清电导率滴定的实验原理。实验室的黑板成了跨界讲台——土木工程组讲解氯离子的渗透路径;电子信息组则拆解步进电机,演示如何通过脉冲信号控制滴定剂速率。
每周五的学科破壁会上,不同专业的思维火花频频碰撞:当孙宇东针对混凝土试样干扰离子多的痛点提出“如何消除钙离子干扰”时,团队核心成员刘人瑄联想到通过双阶沉淀法去除杂质,而张珑月则建议使用 MatLAB 编写程序开发动态校正算法。这种问题导向与学科互补的模式,让团队在电导率滴定法的核心理论支撑下,通过不断实验、改进方案,促就了对水泥基材料中侵蚀性离子的检测技术的开发。
2024年冬,在王大富老师和任骏教授的指导下,团队将核心检测技术融合物联网技术,通过硬件串联,软件程序编写,形成了团队的核心产品——混凝土多离子检测仪,可实现对受侵蚀建筑物的侵蚀性离子高精度检测,有效防范离子侵蚀,保障建筑安全,延长建筑物寿命。
来自土木专业的24 级学生田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加入团队的一年时间里,除了科研实验外,团队也开展多次技能分享会与实践交流会,来自学长学姐传授了科研、学业、个人发展的经验,这些分享让田馨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对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她表示,团队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学长学姐的帮助让她少走了许多弯路,也更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负责人孙宇东说,团队的科研之路离不开每一位成员在不同环节的全力投入与默契配合。“遇到技术瓶颈时,大家总会围坐在一起逐条拆解问题,从不同视角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毫无保留的分享和‘拧成一股绳’的劲头,是团队攻克难题的关键。”
展望未来,筑本清源团队将继续秉承初心与使命,致力于保障建筑安全。我们将以创新为核心,延长建筑寿命,减少材料浪费,为实现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kj005
在云南大学实验室里,一群平均年龄21岁的年轻人正用自研发的仪器测试受腐蚀混凝土中的硫酸根与氯离子2022年深秋,当程昭玮在学习中读到关于离子侵蚀导致混凝土建筑物...
6月30日,由共青团合肥市委指导,共青团合肥市包河区委和中铁上海局团委主办,中铁上海局三公司承办的“安全生产 青年先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8月14日,由中童传媒主办的2025中国奶粉大会,即将在杭州隆重启幕,宜品乳业、德国喜宝、纽瑞滋、光明乳业等知名品牌已确认参会。本届中国奶粉大会主题聚焦&mda...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使命担当,为乡村建设贡献一份青春力量一、乡贤领航,青春力量激活深山好物据当地书记...
7月7日上午,浙江省老干部美术家协会在西湖区双浦镇杭富村举办第二届暑期少儿书画培训开班仪式双浦镇党委副书记罗振在讲话中指出,杭富村自古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以&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