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用地膜污染治理,蚌埠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膜”法护淮畔团队于2025年6月27日前往蚌埠五河县,对回乡家庭农场与永和生态种植家庭农场展开实地考察,重点关注生物降解地膜的实际应用现状。
调研中了解到,地膜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提升地温、保持土壤湿度、促进种子萌发、抑制杂草生长等重要功效。然而,传统聚乙烯地膜在使用后,残留的地膜碎片会破坏土壤结构,扰乱农田生态,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给后续耕作带来阻碍。
团队成员实地考察
临北回乡家庭农场和城关镇永和生态种植家庭农场经县农业农村局认定,成为全生物降解地膜示范点,选用安徽丰原集团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为全县范围内的广泛推广积累宝贵经验。
调研团首站抵达五河县回乡家庭农场。成员们参观了农场地膜使用试验田,其中一块为铺设传统聚乙烯地膜的西瓜田,另一块则是铺设生物降解地膜的西瓜田。现场可见,生物降解地膜已出现局部破裂情况,而传统 PE 地膜结构依旧完整。
据农场负责人介绍,两块试验田中的地膜在提温、保墒、抑草等基础功能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作物产量也基本持平。就当前观察结果,待一轮作物成熟收获后,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试验田基本无需进行地膜回收,节省了回收成本。不过,生物降解地膜成本高于传统地膜,即便有政府补贴,其综合使用成本仍然相对偏高。
永和生态种植农场负责人介绍可降解地膜使用情况
当日下午,调研团前往五河县永和生态种植家庭农场,参观了种植绿豆和玉米的试验田。农场负责人进一步阐述了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价值:其一,有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无需人工回收残膜,减少环境污染,契合绿色农业发展趋势,满足生态农业对环保材料的需求;其二,生态效益显著,生物降解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可通过微生物逐步分解,避免了传统地膜残留对土壤造成的永久性破坏;其三,能够降低环境治理成本,减少政府后期清理残留地膜的财政支出,助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绿色农业,既需要科技支撑,更离不开情怀投入。”参与调研的学生感慨颇深,“此次实践活动深刻展现了一项技术从实验室成果迈向田间大规模应用所面临的诸多复杂挑战,涵盖成本控制、性能优化、用户接受度以及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作为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加明晰自身在推动环境友好材料研发与应用领域所肩负的重任。”
团队成员合影
本次五河之行不仅是一次生动的专业实践学习,更是一堂深刻的国情教育课。新时代青年学子自觉扛起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通过深入田间地头,青年学子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切实体悟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内涵。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学子将持续关注生物降解材料等绿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凭借科技力量服务乡村振兴,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致力于研发性能更优、功能更丰富的农用地膜,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专业智慧。
责任编辑:kj005
当金融科技、数智财经遇上“双师型”课堂:石金院塑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多元办学、多维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当今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正以前所...
2025年7月16日至18日,全球孕婴童产业的年度盛会——上海CBME国际孕婴童展,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高规格展位设计,诠释品...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发展和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重视国粮农业集团黑色杂粮粉的推出,是国粮农业绿色发展和社会责任的体现总裁杨凤明女士也被亲切称呼为...
据最新环球酒店资讯,来自日本赤阪飯店出品总监李嘉浩LI KA HO,以及来自香港铜锣湾香馥樓行政总厨謝志昌Tse Chee Cheong和来自FU S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