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相关方针政策,传承弘扬敬老爱老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2025年7月7日,成都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与翻译学院“情暖桑榆”志愿服务队前往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社区,开展了为期11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志愿者们以“电吹管 + 舞蹈”公益课堂为特色,同步协助社区老师开设防诈骗与垃圾分类讲座,用青春活力为社区老人送去温暖与陪伴,让青城社区的夏日洋溢着别样的温情。
(图为“情暖桑榆”志愿队合照)
一、电吹管公益课程
活动期间,在社区老师们的指导下,志愿者们充分结合老人的身心特点筹备课程:电吹管课堂上,从乐器构造认知到基础指法练习,志愿者们特意收集了图文并茂的教学手册,将按键功能与音阶对应关系标注得清晰易懂;针对老年群体气息控制较弱的特点,他们设计了“数数字练气息”“慢吹长音”等趣味训练,帮助大家逐步掌握发力技巧。为了让学习更有成就感,课程选取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从单音练习到乐句串联,志愿者们分组指导、反复示范,让老人们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乐器演奏的乐趣。
(图为开展电吹管公益课程)
二、舞蹈公益课程
舞蹈课程则聚焦新疆舞教学,以“安全舒适、轻松愉悦”为原则,动作编排避开剧烈转身、弯腰等幅度较大的姿势,融入手臂舒展、脚步轻挪等柔和动作,配合舒缓的曲目,让老人们在音乐中活动筋骨。课堂间隙,志愿者们还会引导大家做简单的拉伸放松,偶尔穿插“猜歌名”“接歌词”等小游戏,既调节了学习节奏,又拉近了与老人们的距离。社区活动室里,电吹管的悠扬旋律与轻快的舞步相映成趣,老人们的笑声与音乐声交织,形成了一幅温馨热闹的画面。
(图为开展舞蹈公益课程)
三、知识讲座
志愿服务队还协助社区老师精心筹备了两场实用讲座,主题分别为防诈骗及垃圾分类,为老人们普及知识。防诈骗讲座中,社区老师结合近期显示案例,细致拆解电信诈骗的话术套路、保健品推销的隐蔽陷阱,用老人易懂的语言还原骗局全过程,手把手教大家识别“猫腻”,守住养老钱袋。
垃圾分类讲座则更接地气,老师结合社区垃圾桶设置实景,用直观图片对比分类标准,还编创了“可回收物记材质,厨余垃圾易腐烂”的顺口口诀帮助记忆。现场发起的有奖问答环节,让老人们争相举手抢答,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分类投放规范的理解,更主动表示要争当绿色生活的践行者。两场讲座既有干货又有互动,让老人们收获满满。
(图为开展知识讲座)
活动结语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为老服务号召,丰富了社区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更让青年志愿者在陪伴中领悟敬老内涵,以青春力量书写新时代为老服务的温暖篇章,推动形成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让“三下乡”的意义在桑榆之境持续延展。
供稿人:李俊杰 张晋东
摄影人:汪志杰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