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探寻“矿山记忆”,解码工业遗产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探寻“矿山记忆”,解码工业遗产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07-20 13:43:53 来源:财讯网

2025年7月,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宝石矿物资源学院“金石筑梦”振兴团到泗洲镇德兴铜矿附近开展实践活动。团队通过走访铜矿工人、调研矿区居民生活、登顶露天采矿观景平台,深挖工业遗产价值,探索“矿山文化+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模式,为泗洲镇产业转型升级注入青春智慧。

矿工记忆  从铜都记忆中汲取振兴力量

“当年先辈们用钢钎凿岩、人工爆破,硬生生在这座山上挖出了‘中国铜都’的根基!”在铜矿广场活动的矿工向队员们讲述上世纪60年代德兴铜矿建设的奋斗史。实践团围坐一圈,聆听矿工人们回忆“吃住在矿洞、奋斗为国家”的峥嵘岁月,记录下“艰苦奋斗、科技兴矿”的精神密码。

团队通过对十余名矿工进行深度口述史记录,梳理出德兴铜矿从1958年建矿至今的“三个时代印记”:计划经济时期的“万人大会战”精神、改革开放后的“科技兴矿”突破、新时代的“绿色转型”探索。

露天矿坑的“生态逆袭”启示录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登上露天采矿观景平台。极目远眺,直径1300米、深440米的矿坑如“大地年轮”般层叠延伸,巨型电动轮卡车在矿道上有序穿梭。“这是亚洲第一大露天铜矿,如今,边开采边复绿工作持续推进,矿坑周围已完成马尾松等苗木的种植,绿色正逐渐覆盖矿区。”

队员们用无人机航拍矿坑生态修复区,对比1980年与2025年的卫星图像,直观呈现“矿坑变绿洲”的蜕变。“复绿后的山体可以发展林下经济”实践队员说道。

观景台远眺 黄黑色矿坑与蓝色光海的交响

登上观景平台,震撼景象尽收眼底:300米深的露天矿坑如大地年轮般层层展开,而周边坡地上2万多块光伏板正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工作人员介绍:"当地利用矿区闲置土地建设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可满足3万户家庭用电,还为集体带来稳定收益。"

此次实践活动,“金石筑梦”振兴团以“工业反哺农业、遗产赋能乡村”为切入点,将地质专业优势与矿区发展需求深度结合。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