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浩瀚长河中,笛与箫如同两枚温柔却有力的羽毛,轻轻一挥,便能撩动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它们有时如风吹松林,空灵而幽远;有时又如山涧泉鸣,清澈而灵动。千百年来,笛箫不仅是乐器,更是传情达意的载体,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意象,也是世人心头难舍的乡音。
而在这个节奏越发加快的时代,依然有人愿意驻足于这段古老旋律之中,将笛箫之音继续传承、演绎、拓展。他叫呼和,是一名扎根传统、却又不断创新的民族乐手,是北京民族乐器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的理事。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笛箫演奏者,更是一位擅长将传统音乐语言转译成当代表达的编曲人。
呼和的演奏,总带着一种不疾不徐的从容。他擅长在悠扬与沉静之间寻找平衡,让乐声仿佛有了温度。正是这份真挚与专注,让他频频登上重量级的舞台。2019年,他受邀参与央视一套节目《经典咏流传》,为歌曲《游子吟》进行编曲,并与香港著名音乐制作人鲍比达老师合作进行现场笛、箫Solo。那一晚,箫声响起,如泣如诉,把李商隐的诗意与游子的深情娓娓道来,也让无数观众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传统乐器,也能在现代舞台上打动人心。
除了舞台上的演奏,呼和还深谙音乐制作的幕后技艺。他不是那种只站在聚光灯下的表演者,他更愿意深入音乐的肌理,从旋律、节奏、结构上构建属于东方音乐的美学系统。2018年9月到10月,他受孔子学院邀请,前往新西兰、瓦努阿图、斐济等大洋洲国家巡演,担纲整个演出音乐类节目的编曲制作与现场调音,将中国传统音乐带出国门,也带到了世界各地听众的耳畔。
他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并不拘泥于“复古”或“守旧”,而是在“传承”与“再造”之间游刃有余。2018年6月,他受邀参与“诗乐合鸣”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在北京音乐厅演绎合唱作品《宋词五首》,担任其中《菩萨蛮》的编曲与箫伴奏。这场音乐会尝试将宋词文学与民族器乐有机融合,而呼和的参与,为作品注入了更丰富、更立体的音乐语言,也展现了他在编曲层面的艺术厚度。
这些年,他也活跃在更具年轻气息的平台上。在抖音奇妙夜大型直播演出中,呼和以一曲笛箫solo征服了无数屏幕前的观众。短短几分钟内,那来自竹管之中的呼吸与律动,穿透数字与流量的噪声,击中了听众心中最宁静的角落。
在当下,传统音乐的传承不只是复制,更是创造。在古典语境中找寻新生,在现代审美中守住本心,呼和正在做的,正是这样一件需要勇气与情怀并存的事。他用指尖与气息,让古老的笛箫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也让我们重新相信:那些听起来“慢”的声音,也许,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节奏。
在笛箫之间,呼和用音乐铺陈了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而他自己,正是那个行走其上的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 "人机协作" 分论坛上,一场特殊的对照实验引发热议:左侧会场采用传统同传模式,6 名译员轮班服务 200 名听众;右侧会场仅部...
8月1日,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餐饮行业的年度盛会 —— 良之隆・2025 第五届中国徽菜食材电商节,展会汇聚了数百家优质食材厂商,...
研究中医经验方,即中药复方,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到从成分分析到活性成分筛选,再到药效机制研究的多个步骤★原方成分分析:解方的第一步首先,我们需要对复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