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太平洋保险金融大厦内,午休的白领扫码捐款,收获来自爱心企业和孩子们送上的“纪念品”;上班间隙,员工参与趣味慈善游戏奉献爱心;小小志愿者们热情洋溢地讲解慈善项目……这些充满温情的场景,正是成都高新区慈善会联合太平洋保险金融大厦于7月29日至8月1日举办的“让爱‘鲸’动·益起成长”慈善项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生动缩影。本次活动创新探索“楼宇+慈善+志愿服务”融合模式,成功吸引近30名志愿者参与服务,获得近500人次捐赠支持,为激活楼宇慈善资源、深化“青年慈善”品牌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样本。
模式创新:精准触达都市核心人群
面对都市核心区楼宇内聚集的大量青年白领这一潜在公益力量,成都高新区慈善会突破传统慈善活动形式,将慈善场景深度嵌入商务楼宇的日常空间与碎片化时间中。
“爱心市集”以小见大:活动特别设置“爱心市集”,由小小志愿者担任“助学使者”,向楼宇职工介绍《阳光育苗·阳光圆梦》助学项目。孩子们不仅用纯真热情感染众人,更创新性地将自己的玩具、书籍、绘画手工作品作为“爱心回馈”赠予捐赠人。这种童趣盎然的互动,有效拉近了慈善与公众的距离,成为活动现场最具温度的亮点。
“善相逢”小铺便捷有趣:针对楼宇职工时间碎片化的特点,活动精心打造“善相逢”慈善体验区,巧妙融合慈善项目宣传与轻松趣味的小游戏,让白领们在上班间隙、午休片刻即可快速了解项目、便捷捐赠,显著降低了参与门槛,提升了体验感和参与意愿。许多参与者现场表示希望持续关注并参与楼宇慈善。
专业赋能志愿队伍:为确保活动质效,成都高新区慈善会在活动前对志愿者进行了专业化岗前培训,内容涵盖项目核心信息、服务流程规范、沟通技巧及捐赠引导等。活动现场同步进行的志愿者招募反响热烈,众多楼宇热心职工加入,为后续活动的可持续开展储备了坚实力量。
成效显著:楼宇慈善迸发活力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验证了“楼宇慈善”模式的可行性与吸引力。理念深入人心:创新的形式让慈善文化以更轻松、更贴近的方式融入楼宇办公环境,有效触达并影响了核心目标人群——青年职场人士。参与热情高涨:活动共吸引近30名志愿者提供专业服务,累计促成近500人次爱心捐赠,充分证明了该模式在动员楼宇人群参与慈善方面的有效性。模式价值初显:活动成功打造了一个可观察、可复制、可持续的“楼宇慈善”实践样本,为慈善组织与楼宇物业、企业合作开展常态化慈善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其“便捷性、趣味性、嵌入性”特点,成为吸引都市人群参与的关键。力量持续汇聚:不仅为慈善项目筹募了善款,更培育壮大了志愿者队伍,发掘并连接了楼宇内潜在的长期公益支持者,为区域慈善生态注入了新活力。
未来深耕与合作邀约:共建楼宇慈善生态圈
基于此次活动的成功经验,成都高新区慈善会将持续深化“楼宇慈善”品牌建设与志愿者体系培育。模式复制与升级:将积极联合高新区内外更多优质楼宇物业、入驻爱心企业等,共同探索更多元化、常态化的楼宇慈善活动形式(如慈善午间沙龙、公益主题月、企业配捐计划等),扩大品牌影响力。专业力量建设:着力构建更完善的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的楼宇慈善志愿者队伍,提升服务效能。开放合作平台:成都高新区慈善会现面向社会各界发出诚挚合作邀约!
我们期待与具备以下资源和意愿的伙伴携手:
楼宇空间伙伴:提供场地支持,共同打造楼宇内的“慈善微空间”或活动平台。
爱心企业伙伴:联合策划并资助符合企业CSR战略及楼宇特色的定制化慈善项目或员工志愿服务计划。
各界爱心力量:共同参与志愿者服务、项目设计或资源对接,丰富楼宇慈善内涵。
“此次活动是慈善会探索慈善资源下沉、服务城市核心人群的一次成功尝试。”成都高新区慈善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期待与更多楼宇和爱心力量合作,将‘楼宇慈善’模式推广开来,使之成为高新区公益生态的一张亮丽名片,实现社会效益与合作方品牌价值的共赢!”
诚邀各界伙伴,共绘楼宇慈善新图景
责任编辑:kj005
7月30日,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在重庆召开高通在汽车领域耕耘超过20年孟樸指出,中国市场是汽车新技术首发、验证与规模化落地的重要阵地在中国,高通与汽车产业伙...
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 "人机协作" 分论坛上,一场特殊的对照实验引发热议:左侧会场采用传统同传模式,6 名译员轮班服务 200 名听众;右侧会场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