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7月4日至5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鉴·静海”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南京高淳老街,开展为期两天的深度志愿服务活动。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深入杨厅、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高淳非遗展示馆及民俗表演馆等核心文化场馆,化身文化守护者与传播者,以青春之名擦亮古街文脉,在细致服务中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盛夏七月,蝉鸣声声。拥有九百余年历史的高淳老街,迎来了一抹亮丽的“志愿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鉴·静海”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怀揣服务热忱与文化敬意,分赴老街各处文化场馆,开启了一场浸润式的志愿服务之旅。
躬身力行,守护历史印记
志愿服务始于细微,成于坚守。团队成员深知,整洁有序的环境是文化场馆良好运营与游客体验的基础。为此,成员们俯身力行,精心维护场馆的每一处细节:
在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和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队员们怀着对革命圣地的崇敬,认真清扫地面、擦拭展柜与文物说明牌,确保每一处承载红色记忆的角落都窗明几净,让庄严肃穆的氛围更加凸显。
图为成员在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清扫 景奕斐供图
在高淳非遗展示馆,成员们用心守护羽毛扇、木雕等珍贵展品,细致清理展台灰尘,保持参观通道畅通,让凝结匠心的古老技艺在最佳环境中绽放光彩。在民俗表演馆,服务内容涵盖了演出前后的场地整理与清洁,为演员和观众营造清爽、有序的艺术空间。
在古朴的杨厅,成员们一丝不苟地维护着这座明清建筑的环境卫生,让历史的韵味在洁净中得以更纯粹地呈现。
图为成员在高淳非遗展示馆清洁 李华舟供图
深耕文脉,讲好古街故事
成员们积极担当文化传播的使者,在核心场馆的服务中留下深刻印记:
高淳非遗展示馆内,团队成员不仅守护环境与展品,更沉浸式参与文化传播。他们积极协助并体验馆内举办的非遗手工蒲扇制作活动,亲身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并将这份体验融入与游客的互动交流中。为更地道地讲述高淳故事,成员们虚心学习当地方言,尝试用几句亲切的高淳话拉近与游客距离,增添讲解的趣味性。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向游客生动阐释馆内传统建筑智慧与非遗技艺的价值。
图为非遗展示馆手工蒲扇制作活动 蔡其均供图
在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和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成员们怀着敬仰之心,协助维护庄严肃穆的参观秩序。运用提前学习的史料知识,为有需要的游客简要介绍新四军在高淳地区的英勇斗争史实,在这片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土地上,用青春之声传递历久弥新的红色精神。
图为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 蔡其均供图
青鉴静海,青春注脚文脉传承
为期两天的高淳老街实践,是“青鉴·静海”团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的生动一课。成员们从基础的环境维护做起,深入参与文化导览、秩序维护、知识传播乃至非遗体验,在躬身实践中提升了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与老街历史文化、革命精神的深度对话,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他们用汗水维护环境整洁,用热情点燃文化星火,以实际行动证明青春力量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不可或缺的鲜活血液。南航学子的脚步虽已离开古街,但那抹亮丽的“志愿蓝”印记与守护文脉的赤诚之心,将如老街潺潺的河水,持续流淌,汇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动能。
图为“青鉴·静海”团队合影留恋 蔡其均供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近日,大学生三下乡队伍CC志愿服务队踏入罗岗镇红旗村,对当地的一个个体户茶园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调研采访活动走进红旗村,CC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首先来到了黎志勇先生...
导语:7月4日至5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鉴·静海”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南京高淳老街,开展为期两天的深度志愿服务活动盛夏七月,...
近日,某高校三下乡实践小队走进安徽省广德市桐汭流域,开展为期一周的文旅宣传实践活动活动中,小队聚焦广德六大特色地标,开启沉浸式拍摄自然与生活之美同样是镜头焦点据...
8月1日,采购公告显示,科大讯飞中标了新华通讯社的智能化生产平台优化提升项目多语种智能翻译模型包,其中包括中韩、德、意、泰、印尼、乌尔都、土耳其新闻智能翻译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