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崔家营社区,一群大学生与银发长者共同谱写了文化传承的暖心故事。2025年7月至8月,西北大学哲学学院“文韵新声”银龄实践队开展为期36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他们深入这个典型的“村改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赋能实践。
古韵新生:抢救即将消失的村庄记忆
“再不抓紧记录,这些故事恐怕就要随着我们这一代人一同消逝了。”村史编写小组组长、72岁高龄的崔大爷感慨万千地说道。西北大学“文韵新声”银龄实践团的同学们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这个已完成“农转居”的社区里,承载着集体记忆的老人们平均年龄已高达70岁,许多珍贵的口述历史正面临失传的危机。
实践队迅速采取行动,协助重组村史编写团队,并设立了每周一、四固定的“记忆沙龙”,组织定期例会。大学生们不仅承担起记录工作,还教会老人们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录音和录像。“咱们现在决心很大!无论工作量有多大,也一定要将这件事完成、做好!”面对接下来长期的编写任务,杨大爷笑容满面地表示。
耆乐融融:老碗会里的温情对话
“来,尝尝家里腌的浆水菜!”每人带来一盘菜,八位老人齐聚的饭桌上传来各色菜香。实践队创新复兴“老碗会”传统,定期组织志同道合的老人们一起嗑着瓜子、吃着水果围坐畅谈,“谝”(聊)年轻时的农耕劳作、村庄变迁和家庭往事,分享各自的亲情、乡情与邻里情,将那些沉默的岁月记忆在对话中再次焕发活力。“以前在村中心的古槐下吃饭聊天,搬进楼房后这种‘人气’和热闹就少了。”68岁的韩阿姨说。
除了聊天互动,实践队还精心策划了“老物件展”和“村屋位置展”,展示的背篓、老门牌等老物件与老街坊的画面,勾起了人们阵阵温馨的回忆;“家庭摄影”活动则让许多老人首次与孙辈留下了珍贵的正式合影;而“乡情接力”活动则让老人们与老友一同重温了“勤劳、善良、老实”这些历久弥新的乡情精神。
活力夕阳:绽放银龄自治光彩
“活了60多年,没想到还能成为‘文艺骨干’!”在实践队精心组织的“文艺共学营”结业展演上,新加入“东方红声团”的刘阿姨激动地表示。针对社区文艺资源闲置的难题,实践队创新设计了“个人培养-团队建设-服务赋能”三级培育体系,成功孵化出2支老年文艺团队,让昔日的“广场舞大妈”华丽转身为社区文化传播的使者。
“我们并不缺少才艺,真正缺乏的是能合作的团队与展示的舞台。”结业之际,王阿姨对小胡说道。
青春与银龄的双向赋能
“年轻人从老人那里汲取智慧,老人因年轻人重焕活力,这种双向赋能正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金钥匙。”崔家营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次实践,不仅让社区老人找到了新的人生价值,也让大学生们收获了宝贵的人生课。
责任编辑:kj005
8月7日至11日,由品牌联盟、华夏文化促进会、百屹会主办,深圳工业总会、深圳市企业联合会、南航文化传媒联合主办,广东省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会、省广集团、华南美国商会...
一场大病的治疗费用,可能让一个普通家庭十年积蓄化为乌有Top 1:星相守百万医疗险——上市即领跑,20年保障稳如磐石作为2025年医疗险...
在甘肃杜家沟,冬天是绵长且辛苦的李先生的家,300㎡,自建三层住宅,每年冬天光煤就要用到10吨,每个采暖季花费超过8000元“有时候早上还得五点起来...
近日,深受年轻群体喜爱的行李箱品牌不莱玫,正式官宣青年歌手黄子弘凡成为其首位品牌代言人始于真实,忠于契合:一个用户与品牌的“双向奔赴”当...
8月15日,LeSportsac乐播诗在北京举办2025秋冬新品发布会。此次活动以“Forever Forward”为主题,旨在深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