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东,男,大学学历,1989年出生,现任段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生产调度员。入路十多年来,历经多个岗位磨炼,从货车检车员到动态检车员再到生产调度员,荣获2025年段车辆调度员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这个曾经在铁道线上"听音辨疾"的"车辆医生",如今已是调度台前运筹帷幄的“中枢神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初心向着梦想笃定前行,践行着一名生产调度员该有的责任与担当。
从"听音辨疾"到"慧眼识图":钢铁动脉上的成长印记
2013年夏天,23岁的吴思东攥着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证书,跟着师傅一头扎进列检作业场密密麻麻的检车股道里。“小吴,这轮对的踏面要是有一道超过1毫米的擦伤,就可能引发列车脱轨”!师傅的检车锤敲在车轮上,清脆的轮音在闷热的空气中震颤,也敲进了吴思东的职业认知里。那时的他,每天穿梭在来来往往的列车间,用检车锤仔细检查着每一辆车,冬天寒风灌进领口,夏天汗水浸透工装,那本被油渍浸染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货车常见故障,这是他淬炼出的第一把"安全密钥"。
2015年1月,吴思东抓住列检作业方式变革的机会,转岗动态检车员,以前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是屏幕为镜、细节为尺。面对高速摄像头抓拍的列车图像,他从零开始学起,盯着一幅幅图片眼看、手划,逐一比对掌握发现故障技巧。凭借不懈努力,他很快成为车间的业务骨干,胜任了动态检车组长岗位,在此期间他熟练运用铁路货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认真审核动态检车员提报的每一件故障,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其故障审核准确率达到97%以上。有次夜间,吴思东在审核班组作业人员提报的车钩缓冲装置从板疑似折断故障时,他迅速做出判断,及时将故障下发至列检值班室,防止了列车带病运行发生事故的可能。
从"单兵作战"到"全盘指挥":生产指挥里的智慧蜕变。2023年,吴思东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折,他从一名动态检车员跃升为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车辆调度员。如果说以前是“自扫门前雪”,现在却要统筹全段安全生产,这其中的考验对他来说不言而喻。他刚到任时,总是比别人提前到岗半个小时,把当日所有预扣车辆、施工计划以及其他重点信息逐一记录在调度日志上,对全段生产进度有一个大概了解。有次夜间,他接到紧急任务,一列满载电煤的列车在途中出现制动管漏风,需紧急处理,吴思东一边联系列检值班室要求安排应急人员携带工具赶赴现场,一边协调车站变更列车到发计划,同时向局调度所申请“优先放行后续空车补位”,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全流程处置,确保了电煤运输未受影响。
今年以来,面对全路运输压力大、防洪形势严峻、厂段修车源不足、报废车扣车任务重等问题,吴思东组织段属各运用车间做好防洪备料车的定期检查,积极参与检修计划制定,合理组织扣车工作,强化与局调度、相邻站段间的沟通协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紧盯全段生产任务的每一项指标,以“零延误、零差错”的纪录履行着一名车辆调度员的职责。
从"职场新兵"到"技能冠军":生产调度中的行家里手。当接到段2025年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时,吴思东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赛前,他利用休班时间,起早贪黑,一头扎进《铁路车辆调度规则》、《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里,30多个日夜,他把这两本规则的字字句句都咀嚼了好多遍,两本书都被他翻得卷了边。在应对实作考试前,他在调度台上反复模拟演练“货物列车冲突、脱轨处置、极端天气应急”等场景。竞赛并非最终目标,而是要将每个操作环节锤炼成本能反应。决赛现场,面对调度规章背诵与“货车车辆抱闸处理”的复合型考题,他从容不迫,逐字逐句认真审题,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最终,交出了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答卷,获得段车辆调度员全能第一名的好成绩。
轨途万里,初心如磐。从作业场到调度台,从露天股道到监控大屏,吴思东的十年,是一部把“简单”做到“极致”的成长史,车辆调度只有“万无一失”,每一次精准的指令,每一次科学的调度,都是对钢铁动脉的守护。现在的他,始终保持着提前到岗的习惯,晨光中,他的身影映在调度大屏上,与流动的列车轨迹重叠,那是十年磨砺的光芒,更是一名铁路人对“安全”二字最质朴的坚守。(龚文彦)
责任编辑:kj00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守护眼健康,就是守护生活的光明在眼部诊疗领域,惠来海康医院组建了一支专业过硬的眼科团队,配备先进的验光设备、眼底检查仪器与白内障手术系统,为不...
日前,第39届国际人工智能大会(AAAI 2025)如期召开在智能教育应用中,大语言模型的核心价值在于“理解指令并作出精准响应”针对这一...
9月4日,2025年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国际论坛(IRCS)暨第一届老视矫正MDT管理国际高峰论坛在杭州举办我国超八成60岁以上老年人正面临老视(老花眼)与白内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