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星期六)上午8时30分,2025年“红气球挑战赛”(郑州站)在风景如画的郑东新区如意湖文化广场盛大启动。这场集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城市徒步运动与志愿精神传播于一体的大型公益赛事,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指导,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河南省省直文明办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也成为城市文明建设与青年实践育人的重要窗口。
在这场国内首个以应急救护为主题的团队式徒步公益赛事中,115名专业裁判员全程坚守在各个打卡任务点,确保赛事公平、公正、有序地进行。他们中,有一位组织者的身影尤其亮眼——他就是郑州大学红十字会“医路郑好”志愿服务大队直属赈济救护与造干捐献分队队长王琰。
作为“医路郑好”志愿服务大队的重要骨干力量,王琰在接到河南省红十字会关于“红气球挑战赛”裁判员选拔培训的任务后,第一时间响应部署。他深知,这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场对急救知识传播力、红十字精神感召力的全面检验。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王琰迅速组织召开大队工作会议,牵头制定裁判员招募与培训实施方案。他细化职责分工,统筹协调团队资源,从宣传动员、选拔考核到培训流程安排、现场调度,全程亲力亲为、毫不懈怠。他始终坚持“专业第一、责任优先”的选人标准,带领理事团队从郑州大学各学院筛选出一批既有扎实医学基础、又有志愿服务经验的优秀学子,确保每一位裁判员都“能上手、懂流程、守底线”。
在裁判员培训阶段,王琰更是以高标准、严要求亲自上阵。他结合赛事设置的六项救护任务——心肺复苏+AED操作、气道异物梗阻处置、外伤包扎、小腿骨折固定+担架搬运、应急救护一体机合影等——组织开展多轮实操演练。他通过现场讲解、模拟演练、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志愿者们从“理解标准”到“精确执行”。
不仅如此,他还特别强调裁判员的沟通技巧、心理素质与突发情况应对能力,提升大家的综合执裁水平。在他的悉心指导和带动下,志愿者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救护技能,更增强了责任意识与团队精神,真正做到了“既懂技术、又有温度”。
赛事当天,王琰提前两个小时就抵达现场,身穿红十字志愿者制服,步履不停地穿梭在各个打卡点之间,实时关注每一个裁判员的状态、每一项任务的运行。他既是组织者,又是协调者,更是全队的“定心丸”。面对突发的场地调整、人员临时替换等突发情况,他沉着冷静,快速调度资源,确保赛事平稳推进。比赛结束后,他又主动召集裁判团队进行总结复盘,分享经验,挖掘问题,只为下一次服务更加完美。在他看来,志愿服务不是一场短暂的“参与”,而是一场持久的“坚守”,更是一种对社会的深情告白。
王琰始终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志愿者,我们不仅要有温度,更要有深度;不仅要会行动,更要能担当。”他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乡村支教到红十字救护志愿、从校园宣讲到大型赛事保障,王琰一次次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不仅是“医路郑好”志愿服务大队的组织中坚,更是志愿精神的坚定传播者。
2025年“红气球挑战赛”郑州站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更凝聚着像王琰这样默默奉献、全情投入的青年力量。他带领的115名裁判员团队,用专业与守护筑牢了赛事的“生命线”,更用行动让公益之光照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kj005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2024年暑期,王琰作为队长,带领团队成功申...
2025年5月10日(星期六)上午8时30分,2025年“红气球挑战赛”(郑州站)在风景如画的郑东新区如意湖文化广场盛大启动在这场国内首...
为响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 “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建立分级干预机制” 的要求,破解传统普法 “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