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由西安市文物局主办的“文物会说话”系列大讲堂第七期在西安博物院隆重举行。本期活动聚焦“乐居长安”篇章,通过专家深度解读与文物复原妆造现场展示相结合的创新形式,带领观众沉浸式领略唐代女性时尚的华美风韵,再现长安城中“云鬓花颜金步摇”的千年风雅。
讲座伊始,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于静芳副教授以《翠翘金雀玉搔头:唐代女性首饰》为主题,结合唐代壁画、陶俑及出土文物影像,系统讲解唐代女性发式与首饰的演变脉络。从初唐时期的花树冠到盛唐盛行的倭堕髻,从金丝编结的钿子到镶嵌宝石的步摇,于静芳以生动的语言剖析每一件饰物背后的艺术特征与社会文化内涵。
在讲解关键节点,三位身着复原服饰的模特现场展示唐代经典妆发造型。模特脸上点染的花钿、面靥,高髻上层层叠叠的簪、钗、钿、梳、步摇等饰物,与屏幕上出土的唐代仕女俑形象一一对应,形成“文物在屏、风华在前”的震撼对比。
于静芳副教授在采访时表示,“唐代首饰,尤其是发饰,必须与特定发型、妆容和服饰相搭配,不同时期、场合和阶层都有其审美规范。我们通过大量陶俑、壁画和实物研究比对,才能还原这种‘妆发服一体’的搭配逻辑。”她指出,如今西安许多年轻人喜爱汉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可喜现象。“西安有丰富的文物资源,正应发挥优势,以专业研究引领大众认知。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唐风美学,不仅让大唐文化在本土焕发新生,也推动中国服饰走向世界,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
现场观众屏息凝神,频频举起手机记录这难得一见的“穿越时刻”。市民陈女士特意穿了汉服前来参加活动,她感慨道:“在西安穿汉服逛博物馆、游古迹,自在又安心,这种文化氛围在其他城市很难感受到。”她表示,今天的讲座让她受益匪浅:“以前更多是欣赏服饰之美,现在才真正理解发型、妆容和首饰的搭配逻辑。”
本次大讲堂延续“让文物活起来”的核心理念,创新采用“专家讲解+文物影像+实时妆造复原”的三维立体呈现模式,打破传统讲座的单向输出,实现学术性与观赏性的有机融合。活动精彩内容将于9月中旬在@文物会说话与@西安文旅官方账号共创播出,让无法到场的观众也能感受盛唐风华。
据悉,“文物会说话”系列大讲堂2024年已成功举办20场线下讲座并同步线上直播,邀请于赓哲、李芽、白雪松、李艺昕、刘冰冰李凯、孟德宏等二十余位权威专家学者,聚焦璀璨的唐代文化进行多维度解读,惠及广泛受众。2025年,该活动围绕“城市-政治-生活-精神-技艺-世界”六大主题持续深耕唐代文化,后续将推出“文人世界篇”“技臻之美篇”“长安西望篇”等重磅内容,进一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与人文精神。
5月:专家团于赓哲、王双怀在西安开讲,举办《隋唐长安城的格局与日常生活》《从出土文物看大唐社会》两场讲座。
6-7月:走进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和大唐青铜镜博物馆,分别对话作家董海鹏、讲解员白雪松,录制《唐代生活图鉴》《文物中的唐代器具文化》两期节目,8月上旬于@文物会说话 与@西安文旅 官方账号播出。
7月31日:沙武田教授在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主讲《唐长安乐舞与大唐盛世》,结合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李兆楠亲自讲解的镇馆之宝“鸟歌万岁乐”文物赏析,开展沉浸式文化活动。
8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陈涛教授在西安开展沉浸课堂,主讲《畅谈隋唐笔墨纸砚的深远意义》,融合导览与体验,解读文房四宝背后的文化与技艺。
从一件首饰,读懂一座城;从一抹妆容,触摸一个时代。当翠翘金雀再次拂动长安的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盛唐的繁华光影,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的蓬勃生机。“文物会说话”,说的不只是过去,更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未来自信。
责任编辑:kj005
摘要:万千笔墨汇聚,梦想持续启航2025年9月9日,第十七届纵横中文网作者大会在成都圆满落幕男女频齐头并进,作家福利持续优化在上午的主题报告会中,纵横小说副总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9月1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产促中心)主办,浙江省高档数控机...
近日,国内数字营销与AI应用领域领军企业华新嘉华正式发布《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生成式引擎优化白皮书(专业版)》...
2025年9月9日,在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活动期间,红都品牌矩阵发布暨“经纬山河”2026春夏新品发布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市经...
在全球化学术教育背景下,留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往往不是学业本身,而是对不同教育体系规则的理解与适应(图片来源:多博学DR.UNI学术诚信课堂)学术诚信课堂至今已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