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土木人打造的,不是冰冷的钢筋混凝土,而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骨骼’与‘血脉’。我的梦想,就是成为铸就‘大国重器’的一份子。”谈及专业,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的彭桌同学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位成绩斐然的大三学生,以47门课程中21门95分以上、38门90分以上的卓越表现,和一系列扎实的科研竞赛成果,正朝着他“土木报国”的理想稳步前进。
一、苦练内功,夯实“重器”之基
万丈高楼平地起,大国重器的背后,是极端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无比扎实的专业根基。彭桌深谙此理,他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座右铭,将汗水挥洒在求知的每一个角落。累计超过1200小时的图书馆学习时长,是他为梦想交付的答卷,多门专业课实现了接近满分。他不仅追求分数,更追求真正的理解与掌握,主动考取了全国BIM技能等级,四六级英语,计算机二级等证书,熟练掌握未来智能建造的核心工具,为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二、科创竞赛,淬炼“重器”之锋
大国重器的锻造,需要在一线实战中反复淬火。彭桌积极投身于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前沿。在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的舞台上,他带领团队成员通力协作,用精巧的模型诠释对力与美的理解,取得国家特等奖,荣获全国第五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他尝试将土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交叉融合,探索行业变革的新方向,同时,通过参与数学建模,培养了他将复杂工程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独特能力,使其具备了运用数据驱动和算法优化来赋能未来工程建设的“智能”视野。这些经历极大地锤炼了他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专利研发,凝聚“重器”之魂
创新,是大国重器保持领先的灵魂。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彭桌早早进入实验室,聚焦水岩作用领域。他致力于思考如何让国之重器更安全、更耐久、更经济,并成功将思考转化为成果,并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这些专利虽小,却承载着他希望为“中国建造”贡献原创力量的初心,体现了新时代学子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深刻思考。



四、知行合一,践行“重器”之责
大国重器,终为民用。彭桌深知,所学的一切最终要回馈社会。他积极参与乡村建筑安全调研志愿活动,用专业知识服务民生;他担任学生助教进行学业帮扶,与同学共同进步。在他看来,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一颗服务国家与人民的责任心。立足行业,展望未来,彭桌的目标清晰而坚定。他表示,中国正从“建造大国”迈向“建造强国”,智能建造、绿色建筑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方向。他希望能继续深造,未来投身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为铸就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地标”和“大国重器”贡献青春力量,守护万千广厦,筑牢发展根基。
责任编辑:kj005
2025年10月25日上午,2025浙江省乒乓球超级联赛(简称“浙乒超”)开幕式在绍兴新昌市小球中心隆重举行原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近日召开全校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大会。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由熊嘉逸副院长主持广东交通职业技...
在全球核能技术应用与医疗放射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辐射防护作为至关重要的安全屏障,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全球最大的辐射技术应用市场之一,中国对高品质辐射防护材料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