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闻事业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以笔为戈,记录时代变迁,留存历史记忆。张建华老师便是这样一位深耕新闻领域多年的实践者,他的作品《唤醒新闻记忆——张建华新闻作品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回望唐山发展、感受新闻力量的窗口。带着对这部作品的好奇,我们一起来聆听他的新闻故事,探寻他的创作初心。
新闻之路:从普通工人到记者的成长蜕变
张建华老师的新闻生涯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百废待兴,人才匮乏,刚从外地培训回来的他,一纸调令被派到唐山市第一轻工业局党委宣传部负责新闻报道工作,从此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1982年,他调任唐山市针织总厂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兼《唐山针织报》主编,这段经历为他日后从事专职新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3年是其新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参与筹建唐山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后任新闻中心主任,负责两小时早间直播节目《801新闻》。2002年,唐山广播频率整合,他又担任新闻综合广播新闻编辑部主任,负责《唐山新闻》等多档新闻节目编辑。多年工作中,“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是他的真实写照。

2011年退休后,张建华依然心系新闻,搭建《唐山红》《唐山工业文明采风》微信群,带领群友采写、发布网络新闻,让红色能量在网络传播,“我们在路上,新闻在网上”成为他退休后的新闻工作常态。
创作初心:让新闻记忆焕发时代价值
谈及创作《唤醒新闻记忆——张建华新闻作品选》的初衷,张建华老师感慨地说:“记忆比生命走得更远,写一本属于自己记忆的书,是我一个美丽的梦。”在紧张的编采工作间隙,他就萌生了“著书立说”的想法,认为记者想写专著是有抱负、有远见的表现,是为党的新闻事业做更多贡献的体现。
马克思曾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张建华深谙积累资料的重要性,他的资料收集包括三个方面:对重大事件、工程项目的系统报道资料,如唐山县域经济发展、沿海经济带发展等;对唐山经济结构调整、城市转型等方面的研究资料;以及自己的工作经历、论文、心得体会等自传性资料。

“经历的是成长,经营的却是人生。”实现人生梦想、体现人生价值是他出书的第一个目的,而更重要的目的是源于责任感和使命感。张建华希望通过这本书,将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记忆传承下去,让新一代新闻工作者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发声。
作品精髓:记录时代变迁 弘扬精神力量
《唤醒新闻记忆——张建华新闻作品选》收录了张建华166篇报道,体裁丰富,包括消息、新闻故事、特写、通讯、评论等。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向读者传递三方面的信息和情感:

一是记录英雄城市唐山近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这既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真实写照和生动缩影,也是一份生动的教材。通过对唐山震后重建、振兴发展、改革开放的记叙,帮助读者重温历史,坚定自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二是传递精神层面的信息,通过一系列报道讴歌伟大的唐山抗震精神和城市精神。唐山抗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书中收录的《烛光里的祭奠》《枫叶缘》等几十篇有关唐山抗震题材的稿件,都生动体现和歌颂了这种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是展示在自媒体、全媒体和融媒体时代如何创新党的新闻传播写作。书中收录的部分网络新闻作品,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进行了有益探索,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创作艰辛:克服万难 坚守初心
张建华的创作过程充满艰辛,最大的挑战来自炎热的天气。2023年夏天格外漫长闷热,三伏天初稿编完修改时,他每天顶着烈日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去看护母亲,半夜母亲睡着后才动笔改稿。十平方米的小屋没有空调,只有一台老旧小台扇,室内温度不下30℃,汗珠滴在稿纸上是常事,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醒来头疼欲裂,只能敲打头皮缓解。
编书过程不仅是抵御压力实现成功的过程,更是认知升级、梳理逻辑、深化思考的机会,倒逼他不断学习,实现知识体系的迭代更新。
精神引领:前辈风范照亮征程
在新闻工作和创作过程中,张建华受到不少新闻前辈和优秀作品的深远影响,其中范长江、魏巍和穆青三位著名记者对他影响最大。
范长江历时10个月考察西北地区,将通讯作品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他抵达现场、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和无惧艰险的精神激励着张建华。张建华坚持到一线采访,用“脚”写新闻,有过寒冬腊月在迁西县上营乡、唐钢二炼铁厂高炉平台等“四个之最”的难忘采访经历,他认为“苦难是记者成才的必修课;只有修炼过苦难的人,才有资格谈辉煌!”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了无数人,张建华以魏巍为榜样,怀着红色情结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纪念革命历史的报道。2000年采制的录音报道《让“英雄赞歌”代代传唱》,讲述了志愿军英雄赵先友的事迹及其家人传承英雄精神的故事,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
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张建华懂得“勿忘人民”是记者的初心与责任。他把“勿忘人民”作为座右铭,关注民情民愿,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利用媒体优势做好新闻扶贫工作,组织捐款、公益宣传、牵线搭桥等,用实际行动践行记者的使命。
未来展望:传承经验 助力新人
对于未来,张建华表示,如果有时间和精力,打算结合自己的采写实践和工作积淀,总结写作经验、体会和得失,整理汇编过去的论作,为年轻新闻同行提供借鉴参考。内容将涵盖新闻采写、编辑、队伍建设、广播事业改革等多个方面,如新闻的定义与价值、采访调研方法、各类文体写作、媒体融合发展等,这些“话筒前的思考”有望成为《唤醒新闻记忆》的姊妹篇,为年轻记者留下第二份新闻记忆。

结语
张建华以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坚守,在《唤醒新闻记忆——张建华新闻作品选》中为我们呈现了唐山发展的历史画卷和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他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新闻工作者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更多人在新闻事业中书写精彩篇章。
责任编辑:kj005
随着双十一购物季正式开启,佳能旗下全能双修微单R50V以6000元内的惊喜价格正式亮相,并推出多档超值套餐,赠品涵盖从摄影包、UV镜到RGB补光灯、专业三脚架等...
在新闻事业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以笔为戈,记录时代变迁,留存历史记忆新闻之路:从普通工人到记者的成长蜕变张建华老师的新闻生涯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1976年唐山大地...
2025年10月24日至25日,安盛天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盛天平”)与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安...
在医美行业深耕 22 年的杨医生,不仅以精湛医术帮助无数女性重拾美丽与自信,更将多年临床经验与人文思考凝结成《医美中的精神成长》一书初心:始于光电奇迹,忠于人文...
近日,以岭药业在机构调研活动中,向华创证券、国盛证券等百余家投资机构阐述了其院内院外协同、品牌渠道并重的产品推广策略在院内市场,以岭药业坚持以科研成果和循证证据...
十月的金秋,灵感正盛图片© RAL gGmgH明新材料实验室旗下Mingxin明新®植鞣真皮,首发推出联名趋势色板一、创想+匠造:以色彩构筑可...
2025年11月4日,泰州爱尔眼科医院屈光科成功举办全飞秒4.0技术落地一周年庆典活动中,蔡司公司代表特别为屈光科王秋燕医生颁发“全飞秒精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