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汇聚绿色投资新动能,共绘零碳城市新蓝图

汇聚绿色投资新动能,共绘零碳城市新蓝图
2025-11-09 13:01:09 来源:中华网

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全球绿色转型加速的关键时期,11月8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核心活动——2025(第六届)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暨(第四届)零碳城市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能源转型新引擎 共筑零碳新经济”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领军企业、金融机构及科研院所的权威专家与行业代表,共同探讨零碳发展路径,推动绿色产业国际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球视野共话零碳未来

在全球化视野下共话零碳未来,外交部退休大使、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特邀专家李强民主持本次大会。能源转型委员主席、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前主席阿代尔·特纳,世界能源理事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安吉拉·威尔金森,亚太经合组织新西兰委员委员、新西兰气候变化治理委员会负责人布莱德·欧百利,巴西驻华大使高望等多位国际嘉宾围绕全球治理、能源转型与气候合作等议题,深入探讨了国际社会协同推进碳中和目标的紧迫重要李强民表示,在绿色低碳转型的全球共识下,如何把握能源结构变革趋势、抢占零碳赛道先机,已成为各方关注的核心议题。

开幕致辞环节中,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强调,零碳城市建设需实现建筑、交通与能源系统的多领域协同转型,并依托标准体系与数字技术双重支撑。他指出,当前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已达58.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140万辆,光伏建筑一体化加速普及;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本外绿色贷款余额达43.51万亿元,有力支持了能源结构转型。未来仍需强化政策引领、数据支撑与创新驱动,持续推进零碳中国建设。

潘基文基金会董事会董事、韩国外交与外贸部气候变化大使郑来权指出,中国在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碳中和方面作出的贡献,尚未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充分认知与公正评价。他倡议中国携手新兴经济体,通过将碳核算转向消费端、建立交通电气化项目碳信用机制、实施绿色能源差异化定价这三项举措,共同为全球碳中和开创一条新路径。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原一级巡视员蒋兆理表示,中国“双碳”治理正从框架构建迈向精准落地。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逾1500家,累计成交额突破514亿元,碳价引导作用逐步显现。能源结构亦实现根本转变,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60%,风电、光伏已提前实现2030年发展目标。面对转型深水区挑战,需进一步推动碳市场政策落地、突破关键低碳技术并深化国际合作,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赞比亚发展署干事阿尔伯特·哈尔万帕指出,赞比亚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10000兆瓦电力装机。该国拥有丰富的关键矿物、耕地与可再生能源资源,在绿色投资与出行领域优势显著,为中国企业在清洁能源、输电及储能领域带来重要机遇。作为稳定的投资门户,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务与税收支持,确保项目高效实施。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会长国家能源局原正司级巡视员孙耀唯表示,过去6年来,中国投资协会通过构建覆盖多领域的零碳标准体系、深化绿色转型课题研究、推动重力储能等示范项目落地、拓展“一带一路”零碳合作,持续推动《零碳中国倡议》实施。当前,我国已提出新一轮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排放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30%,风光装机容量达36亿千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将加快绿色转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为战略重点。本届大会汇聚全球嘉宾,旨在搭建国际合作,促进产业与资本深度融合,为推进“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凝聚共识与力量。

在与会嘉宾见证下,中国投资协会能投专委会分别与赞比亚发展署、国际院士科创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此次携手,标志着零碳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科技创新协同迈出了关键一步。

前沿洞察引领产业变革

在孙耀唯会长主持的主旨报告环节中,多位权威专家围绕氢能、碳市场等零碳核心议题,带来了一系列关于技术创新、政策演进与产业落地的最新分享,深化了行业认知与实践共识。

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院理事长屠光绍围绕“碳市场建设与绿色投资发展”作主旨发言,他指出,“两办”出加强碳市场建设的文件意义重大,碳市场建设与绿色投资的良互动,将为“双碳”战略推进提供基础支撑和重要动力。其核心观点概括为四方面:一是碳市场运行夯实绿色投资发展的基础,推动降碳从企业外部转向内部、形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的格局,以上海碳排放权市场为例,重要电力企业四年通过降碳节约配额收益达约40亿元,企业效益带动绿色投资增长。二是碳市场扩大拓展绿色投资发展空间,碳排放权强制市场与 CCER 自愿市场构成碳市场两大体系,相互补充,而行业扩容与参与主体多元化的进程,促进了碳资产形态和碳资产管理的发展,扩大了绿色投资的领域。三是碳市场健全丰富绿色投资发展域态,碳市场建设进程既催生了碳金融,又促进了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发展。四是碳市场功能促进绿色投资生态优化,不断完善绿色投资基础设施,推动绿色投资方式创新,助力优化绿色投资结构,促进境内外绿色投资资源配置。屠光绍强调,需持续深化碳市场建设,壮大绿色投资力量,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张来武直言,需以“超越、突破工业化思维”推动零碳发展。他强调,必须依托数字化与生态化创新,构建以数据经济、文化创意、生态共享产业等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并通过“双环投资”模式实现工业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协同,从而在根源上破解工业化带来的碳排放难题,引领真正可持续的零碳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杰出讲座教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国际院士科创中心创始主席陈清泉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能源转型与电动出行。他提出,应以“四网四流融合”理论为核心,推动能源、信息、交通与人文网络深度融合,实现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与价值流的协同集成。他指出,汽车革命正从电动化迈向智能化与网联化,应以“三个世界”(信息世界、物理世界、人文世界)融合为哲学基础,结合大模型与数字孪生等技术,系统解决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能源系统衡等关键挑战,加速“双碳”目标实现。

进入主题发言环节,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首席专家向海中国能源转型的现状与路径进行了重点分析。他指出,当前中国能源转型成效显著,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他认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要重点推动能源消费清洁低碳、能源供给多元安全保障、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能源科技自立自强以及能源治理体系公高效,从而有力支撑“双碳”目标的实现。

中国天楹氢基能源产业首席科学家韩丹系统介绍了公司应对全球航运脱碳的战略与实践。在氢基能源一体化项目方面,天楹聚焦绿色甲醇等赛道,在辽源、安达等地的项目已取得扎实进展,逐步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低碳燃料供应能力,为共建零碳航运新生态贡献力量。

通威股份光伏事业部裁、能源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陈星宇表示,中国光伏已成为全球减碳核心力量,年减碳超10亿吨。面对贸易壁垒与电力系统消纳压力,通威以源网荷储一体化和虚拟电厂建设为核心路径,聚焦零碳园区、绿电直连等场景,致力于帮助客户降低用电成本、提升绿电消费比例、开发多元增值服务,目标在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以全产业链协同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全球零碳转型。

在“零碳城市”专题环节,与会嘉宾从国际化视角探讨了城市能源系统重构、区域绿色合作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博众智合能源转型裁涂建军指出,面对气候危机、地缘冲突与人工智能崛起等多重挑战,能源转型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地缘政治与全球治理的深刻重构。中国光伏、风电等领域已占据优势,但电力体制、城镇化压力等挑战依然严峻。借鉴德国系统转型经验,需兼顾顶层设计与多元共治,加强技术融合与社会参与。唯有开放合作、前瞻布局,才能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共同迈向零碳未来。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副市长白立柱介绍,该市正依托141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与低至每度0.36元的绿电优势,积极推动“能源减碳、工业降碳、生态固碳、生活低碳”四大行动。未来,通辽将围绕多元场景,构建经济转型新模式,激发生态保护新动能,打造“绿电-产业”协同体系,全力建设蒙东零碳示范城市。

英国特许证券与投资协会高级顾问、新兴市场论坛合伙人乔治·利特尔约翰肯定了中国在“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发展成果,并建议进一步推动能源技术与资本的深度融合。他提出,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优化绿色投资决策、增强数据分析与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以促进全球零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圆桌对话凝聚行动共识

圆桌对话环节以“零碳产业的兴起与绿色投资”为主题,由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杰主持。来自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及能源企业的7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零碳产业发展路径与绿色投资机遇展开深入探讨。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与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上海)主任、上海交大联合国工发绿色增长联合研究院联合院长赵晓蕾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使命出发,强调投资应聚焦于“人”“效率”和“应用场景”三大核心领域。这意味着不仅要关注减排技术本身,更要投资于能够提升工业制造业效率、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综合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包容与可持续的工业发展。

沙特阿美战略投资投资监窦轩分享了该公司为应对能源转型所进行的系统投资布局。他将投资方向拆解为三个层面:一是在能源来源侧,关注光伏、风电等基本盘,前瞻布局钙钛矿、可控核聚变等前沿技术;二是在能源使用侧,投资于工业降碳解决方案;三是支持碳市场、碳交易与碳追溯等衡量标准体系,以辅助整个碳足迹的管理,最终实现高质量零碳发展的系统目标。

中金国际董事经理姜雪涛从资本市场视角,剖析了当前绿色投资的偏好与机会。他指出,除了格局相对稳定的制造业领域外,资本市场目前更关注两类机会:一是回报稳定、现金流确定强的重资产运营类基础设施项目;二是围绕前沿技术的高风险、高回报早期风险投资,如钙钛矿、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等。他特别强调,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环境下,零碳领域的产业、资本与技术合作显得尤为珍贵。

阿联酋阿布扎比第一银行中国首席执行官邹江磊介绍了其所在银行作为中东主力金融机构在绿色融资上的坚定承诺与战略布局。他援引数据指出,中国绿色能源出口价值已超越美国化石能源出口,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替代化石能源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阿布扎比第一银行将全力投入、坚决支持中国与阿联酋在绿色方向的合作,坚信“零碳中国”的努力将成就“零碳世界”。

原印尼曼底利银行董事长Darmawan Junaidi分享了印尼作为碳排放大国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指出,印尼拥有热带雨林等天然碳资产,目前该国在可持续发展融资方面规模尚小,迫切需要知识、尖端技术和融资层面的国际协作。他呼吁通过合作,共同解决技术匮乏和融资局限问题,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低碳用能与智能电力专委会会长应光伟从技术创新维度,梳理了零碳转型的两大技术路径。一是在发电侧,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持续提升和锂电池在安全、容量上的创新,正不断降低系统成本。二是在电能利用侧,通过新技术将电力转化为工业原料与高温热源,以此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这将有助于构建更可持续的工业供应链。

日立能源(中国)有限公司副裁、市场与业务拓展负责人谢海莲重点介绍了在输配电环节的关键创新——环保型高压开关技术。她指出,该技术使用环保气体替代传统强效温室气体,在大幅减排的同时,能可靠且便于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有助于加速电力系统的绿色转型,共创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张杰最后结指出,实现零碳未来需要依靠“协作、跨界、合作”,构建一个融合投资界、产业界、金融界与技术的完整商业模式。

标准发布推动实践落地

本次“零碳中国”发布活动由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姜艺主持。会上正式发布了《零碳城市评价标准》《零碳港口评价标准》与《电力碳足迹评价 通则》,标志着“零碳中国”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3项标准由原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工程师张洪涛,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咨询专员王得蓉,国家电网公司原工程师张启等权威专家牵头制定,旨在为城市、港口与电力等关键领域提供科学、可操作的量化指引。

为推动标准落地实践,中国投资协会能投专委会依托标准体系与资源优势,为具备条件的地区提供规划、投资等全链条服务。经评审,今年共12个项目入选“零碳中国”标准试点名单,包括:固德威广德园区、特变电工京津冀智能科技产业园、湖北兴山经济开发区刘草坡化工园3个零碳园区;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运维中心1个零碳工厂;唐山港“风光储充”多源协同零碳集装箱码头、日照港岚山港区南作业区南二突堤2个零碳港口;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茗新村、东莞市常镇袁山贝村、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旧水坑村、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榛子乡4个零碳乡村;世纪互联乌兰察布数据中心基地、广州供电局棠下算力中心2个零碳数据中心。这些试点项目实现了多场景全覆盖,为零碳转型提供了全面的实践参考。

《零碳中国·零碳园区》蓝皮书由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零碳产品监郑龙飞主持发布。蓝皮书从顶层设计、运营服务、场景诊断、EPC+F(工程承包+融资)模式到评价认证角度,为区域与企业零碳转型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本次大会通过政策解读、技术交流、项目对接与国际对话,成功搭建了全球零碳产业的高端合作,彰显了进博会在推动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中的引领作用。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姿态,与全球伙伴携手共推能源转型、共建零碳经济、共享绿色机遇,为落实《巴黎协定》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