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5日-20日,2025东海论坛·浙江省眼科医院高峰论坛在杭盛大召开。群贤毕至,智汇光明,来自五湖四海的行业同道在此碰撞思想火花、共话发展前沿,为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1月17日,童享举办了“非童凡享杯”卫星会,本次会议邀请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毛欣杰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汪育文主任、深圳市新产业眼科新技术有限公司 阚秋霞总监担任会议主持人,特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邓军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 刁凯主任、杭州医眸眼科 杨羿主任担任评委。大咖云集、精英汇聚,共绘近视管理创新发展新蓝图。




大会主席、著名眼视光专家毛欣杰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前近视管理工作已进入从“有效防治”到“精准干预”的深化阶段。他强调,面对近视低龄化、高度化的挑战,以“定制离焦”为代表的个性化技术革新,是推动临床服务模式升级、回应国家公共卫生关切的关键力量。



毛教授提出角塑验配中最重要的两个点是安全和有效,在日常验配中影响安全和有效性最常见的是镜片的偏位,但有时候这种偏位却能带来更好的控制效果。为了弄清楚这种机制,毛教授对过往验配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发现偏位更多是由角膜本身高度的非对称导致的,尤其是当角膜矢量合力达到41.06um以上,且方向向下时会导致严重的偏位。为了解决这类特殊的定位问题,我们需要用到GP自由轴向系列或者数字化定制镜片来进行验配,而在未来更加个性化或者私人化的验配都将成为我们努力探索的方向。


阚秋霞总监指出,角膜塑形镜品牌越来越多,但市场需求永远是有卖点的技术,简单好配的产品,良好的视力和控轴效果,以及优质的服务。童享的TFT专利泪膜设计总结了以往的验配经验,简单易上手。离焦点和离焦量的定制,为验配者提供了简单易懂的可调参数,为近视管理提供个性化的调整方案和优秀的控制效果。而最新推出的可视化验配软件提供了更大的调整空间和更直观的调整反馈。

会议期间,童享顺利举办了“非童凡享杯”童享案例赛-浙江站,有多位医师带来精彩的临床实践案例分享,通过以赛促学,将学术前沿经验转化为临床动力。
选手风采
蔡燕儿

分享了一个有OK镜配戴史患者的验配经历,患者之前配戴其他品牌镜片两眼眼轴增长约0.89/0.69mm,后续使用了童享VD系列,双眼都呈现"尖底锅"的塑形效果,一年半眼轴增长0.11/0.34mm,右眼控制效果良好但是左眼仍增长较快,所以在换片时除了补足度数外还缩小了离焦点位置增大了离焦量,后续复查半年眼轴增长0.04mm,在保证角膜安全,视力良好的前提下通过离焦定制有效增强了控制效果。
张韵婕

探讨了对于不同情况患者个性化定制过程中的差异。第一个中度数患者,离焦定制后控制效果不佳,在售后时通过继续调整离焦并抬高镜片矢高增加塑形力,有效改善了塑形形态和控制效果,而在针对另外一个低度数患者的验配中,用同样策略进行调整时收效却不如第一个患者,最后通过更小更非的光学区设计改善了控制效果,提醒我们近视管理更需要量体裁衣,不同的情况患者往往需要不同的思考和防控策略。
陈敏锋

通过一个单眼近视患者的案例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偏位是在角膜塑形镜验配中最常见的问题,但是一些可接受的偏位往往又能带来更好的控制效果,这和目前的离焦理论相吻合,镜片偏心往往能给瞳孔带来多的离焦环区域,所以轻度的偏位可以不用调整。而对单眼近视患者的验配中,不管是使用OK镜还是框架镜,未戴眼度数增长均会加快。这提醒我们在处理这类患者时需要尤其关注对侧非近视眼,及时介入采取措施。
饶慧俊

分享一位单眼近视的屈光参差患者先后四片的验配经历。刚开始的第一幅的两个镜片有轻微偏位且控制效果良好,但是在后期却因为偏位导致塑形环不完整,从而使得控制效果下降;镜片到期后两眼分别更换了小BC的ST设计和VD设计,后者VD系列采用非球面设计同时结合个性化离焦定制设计,有效提高了离焦信号,使得“尖底锅”离焦形态更加明显,进一步提升了眼轴延缓的效果。
沈晓波

分享了一个高E值患者的验配,最开始考虑患者E值进行放松验配,但患者回片后镜片难摘,角膜存在片状点染,考虑到放松会导致中央接触过多,于是尝试收紧调整,但收效并不显著。之后从患者BUT角度出发考虑,给患者使用人工泪液,并合并抗炎功能使用,之后的复查过程中发现干预见效,点染显著减小,视力逐渐稳定,经过这次验配也体会到有时候处方干预不只是在验配处方上,也可以是训练或者药物干预。
王艳丽

带来了一个特殊病例:患者高曲率,高E值,高度数同时眼轴增长过快,传统VST和CRT设计难以同时兼并视力和防控需求,验配师分析后采用童享GP八轴自由定位设计,更好地匹配角膜实际形态,同时在光学区进行个性化离焦定制。患者随访戴镜两年,视力稳定,眼轴控制良好,患者满意。童享GP自由轴向设计,可根据角膜实际形态进行定制,同时光学区可定制离焦设计,为临床中面对复杂的角膜形态和近视管理需求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龙滢琰

分享了日常验配中遇到的一例轻度非对称角膜的验配,通过一眼VD一眼GP的验配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验配。本身角膜塑形镜就已经是为每个角膜量身定做的参数,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离焦点定制化,离焦量定制化,非对称角膜定位定制化,实现了定制的二次方,真正做到私人定制。
王进生

分享了一个低度近视非对称验配案例,虽然患者8mm凹陷高度差未达到使用环曲片的标准,但高度图显示患者角膜存在单方位的散光,所以选择了GP自由轴向定位系列。之后在验光度数没有过矫的情况下,该患者裸眼出现了明显的远视,经分析后考虑是BC非球设计和镜片压力偏大共同导致的过矫,调整后患者的日间视力得到了保证,这一案例提示,面对此类特殊患者,除选对设计外,还需要适度调整,过犹不及。
胡珊

分享了一例平角膜、高E值患者在使用VD设计后,视力、角膜健康及近视控制效果均十分理想;而另一例低E值、大角膜患者则出现镜片偏位与控轴不佳的情况。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案例,进行总结和反思才能够不断精进。针对低E值平角膜患者的验配,之后应当收紧配适,给足环曲量和直径来改善定位和塑形的问题,这个患者在下次换片时应该使用更加高的离焦数值来看是否能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根据分享顺序排序)向右滑动

思想的交流碰撞出火花,而优秀的实践更值得被表彰。经过前期征集与专家严格评审,多位眼科医生的优秀临床案例脱颖而出。他们赢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认可和赞誉,也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汪育文主任表示会议充分展现了我国眼视光同仁,特别是青年医师,在近视精准管理领域的探索精神与专业素养。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迈进,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明确方向,期待“定制离焦”这一创新技术能在更广泛范围内服务患者,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事业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业内专家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定制离焦”技术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成果的分享,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推动着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工作向着更精准、更协同、更高效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编辑: 林天坤、晃悠悠
审核: 塔塔
排版: 晃悠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2025年11月15日-20日,2025东海论坛·浙江省眼科医院高峰论坛在杭盛大召开11月17日,童享举办了“非童凡享杯”...
当商业的浪潮不断重塑消费世界的边界,仍有一些坚守,在悄然织就连结人与物、城与乡的纽带从黑龙江的白桦林到贵州的刺梨山再到云南的千亩茶园,远方好物的足迹已遍布全国近...
为保障G60沪昆高速昌傅至金鱼石(赣湘界)段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按照项目进度安排,樟树枢纽原B匝道跨线桥于11月20日启动拆除作业。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局十一支队...
当秋风渐起,气温骤降,许多人开始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身体变化——白天容易疲倦乏力,晚上可能辗转难眠,免疫力似乎也有所下降,这些都是秋冬季...
军人,在中国是最崇高的职业。军队,是国家存在的底线和保障日前,由鹤岗市工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工农区人民武装部、中国人寿财险鹤岗中心支公司承办的役前新兵爱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