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扎根边疆沃土 以“粮芯报国” —中邦、中淼农业扛起民族种业使命,破解“卡脖子”困局

扎根边疆沃土 以“粮芯报国” —中邦、中淼农业扛起民族种业使命,破解“卡脖子”困局
2025-11-24 09:12:28 来源:今日热点网

11月23日,走进位于四师可克达拉市七〇团,由黑龙江省中邦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邦农业”)投资建设的全产业链种业基地,该企业二期工程正在冲刺收官,中邦农业旗下新疆中淼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淼农业”)智能智慧化精深加工产业园,制种玉米加工线有序运转。两大育种主体协同发力,以“科技为犁、产业为基”,从一粒种子的“蜕变”到一个产业的“升级”,从一家企业的“坚守”到一片土地的“振兴”,书写着种业破解“卡脖子”难题、实现自立自强的新疆篇章。

破局之责:锚定使命,构建全链竞争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当前,中国种业虽在粮食作物自主选育上取得成效,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95%以上,但在核心技术、种质资源利用等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难题。

图为中邦农业制种玉米种植基地

“种业强则农业强,民族种业想要摆脱‘大而不强’的现状,就不能走传统的老路,必须有核心竞争力,向高端产业链突围。”中邦农业创始人赵森淼的话,道出企业责任担当。自创立以来,中邦农业始终锚定“破解卡脖子、做强民族种”的使命,以产业升级绕开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用现代化装备破解国内种业“加工粗放、效率偏低”的短板,开启产业链升级。

多年来,在赵森淼的带领下,企业构建“科研+繁育+加工+推广+服务”全链条布局,将种子从“基础物资”升级为“科技载体”,形成“以商养研”的良性循环——每盈利10元就有3元反哺科研,持续加码核心技术攻关。

创新之力:科技为核,织密"区域适应网"

种业竞争本质是科技竞争,自主创新是破局关键。中邦农业将科研视为“生命线”,组建20余人的专职科研团队,100%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占比超80%,首席研究员均为高级研究员,聚焦玉米关键性状改良与抗逆品种培育,构建起覆盖“基础研究-基因编辑-AI智能-亲本选育-制种技术优化”的全链条科研体系,直击国内育种“原始创新不足、精准鉴定薄弱”的痛点。

图为中邦农业研发人员正在对玉米种的发芽率进行检测

在战略布局上,中邦农业推行“全国一盘棋”育种战略,在哈尔滨、铁岭、黄淮地区、新疆四师、海南设立五大科研育种中心,针对不同生态区“定制”良种:海南中心加速世代繁育,东北中心聚焦抗倒耐密高产性状,黄淮中心适配抗病耐高温品种,新疆中心依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肥一体化”的地理优势,培育高产优质且适应性极强的特色品种。这种多区域协同模式,让中邦农业品种既能“接地气”适应各地生态,更能“打硬仗”抗逆高产,破解了国内种质资源利用率仅3.0%-5.0%的行业难题 。

品质之基:全链闭环,筑牢"中国种"优势

历经8年深耕,中邦农业已织就“从制种到服务”的全产业链网络,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打破国外品种的品质优势。

在制种玉米种植端,企业在新疆布局四师七〇团、伊宁县、五师八十七团等六大片区,总制种面积达7万亩,占全国优质玉米制种基地重要份额。依托新疆高标准农田+膜下滴灌技术,培育的种子发芽率高、纯度优、粒型均,其中昌吉回族自治州制种玉米平均亩产达700公斤,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加工端,企业立足国家种业振兴战略,以“科技赋能、品质为先”为核心,采用“新疆70%+东北30%”协同加工模式,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智慧化精深加工产业园,2023年4月项目启动,9月即投产,当年烘干玉米1.1万余吨、产值超1亿元;2025年烘干量提升至1.5万吨,产值稳步增长。从种植收获到脱至13%安全水分、精选分装,全环节严格把控,确保每一粒种子的品质稳定性。

图为中淼农业制种玉米精深加工产业园局部

投入超3000万元定制开发“中淼智能超脑系统”,覆盖“育种-生产-加工-推广”全流程。企业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包装、码垛等环节由智能机器人完成,通过“人工复检+智能质检”双保险,将种子合格率提升至国内一流水平,打破国外品种“品质溢价”的垄断。

服务端,推广服务网络覆盖东华北、新疆及黄淮主产区,服务团队直达田间地头,将自主培育的良种与科学种植技术送到生产一线,让农民用上“放心种、高产种”。

振兴之志:责任为本,共筑种业共同体

“民族种业的使命,是让国家种源自主、让农民丰产增收。”赵森淼说,因品质稳定,中淼种子备受市场欢迎,农户口碑相传“中淼和中邦的种子出芽不用愁”;同时,企业担起社会责任,每年在新疆制种基地年均带动超3万人次就业。

当前,企业正推进总投资2.3亿元的“五期规划”,目标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玉米制种全产业链基地,强化种源自主可控,破解国内优质特异种质资源不足、精准鉴定比例低的“卡点”,建设全国最大的“生态+科研+智能+产业”一体化基地。

图为中淼农业制种玉米精深加工产业园局部

赵森淼介绍,企业锚定“国家级种业平台”目标,新建高标准实验地、二期工程即将竣工,集成科研、示范、智能管理、精深加工等功能,打造民族种业供“新疆样板”。2026年,制种面积预计达8万亩,销售额可达5亿元,单体销量有望跻身全国第五;联动黑龙江农科院、北京农林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广东物联院等科研机构,打通“研发-转化-验证”创新链条,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加速技术转化。

“展望‘十五五’,我们的目标是:2030年实现核心品种覆盖全国六大生态区,带动新疆及周边建成百万亩级高标准制种基地!”这是中邦、中淼农业向"卡脖子"难题亮剑的决心,更是民族种业自立自强的铿锵誓言。(朱哲)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