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寒潮成为行业的“统考”,锅圈深挖供应链、锻造效率体系,赢得了“旺季从容、供销两旺”的确定性增长。
立冬过后,寒潮席卷全国,也点燃了“暖经济”的一把火。火锅作为冬日餐桌的主角,率先进入消费旺季。当不少企业还在为短期爆单疲于奔命时,锅圈食品(股票代码:02517.HK,以下简称锅圈)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节奏——自有工厂有序运转,万家门店供销两旺。
这并非仅靠季节红利,而是锅圈以“社区央厨”为核心,将多年积累的供应链能力与产业深度,在旺季需求中系统化兑现。本质上,这是一场基于系统能力的“确定性”胜利。

从“看天吃饭”到靠“系统吃饭”夯实旺季增长逻辑
火锅行业长期有“看天吃饭”的特点,但锅圈正逐步改写这一逻辑。
2025年三季度同比显著增长,反映其出色的经营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在传统的火锅旺季,锅圈展现的不仅是销量上涨,更是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运营体系。
这一成绩背后,是锅圈将季节波动转化为稳定增长的系统能力。当降温成为整个行业的“发令枪”,锅圈的从容不迫,早在天气转冷之前就已注定——不依赖风口,而依靠一套深耕数年的高效机制。
(一)产品破局:健康化与爆品策略的双轮驱动
锅圈的产品力,建立在对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控制之上,也由此确保了品质的稳定与产出的高效。
随着健康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火锅食材持续升级,健康品类成为新增长点。2025年,锅圈围绕清洁标签、安食严选、溯源认证三大方向,持续进行SKU的迭代/替换,目前已完成百余款。

锅圈郑州某门店店长透露,今年冬天除了牛油底料持续热销,番茄火锅汤料也表现抢眼。“这款号称‘可以喝’的底料,除了涮火锅,还能用于日常烹饪,特别受健身人群欢迎。配料干净,营养健康。不论一个人或家庭用餐都合适。”
该产品刚斩获“全球零售自有品牌产品亚洲展-自有品牌金星奖”,从原料到包装全面贯彻健康理念:选用北纬40-46°黄金产区的新疆番茄,通过二维码溯源系统实现信息透明;“不辣”“0色素、0甜味剂”等核心卖点,精准契合健康消费群体的需求。

此外,如云南菌汤丸滑火锅、苗家酸汤牛肉火锅组合,及包括野生原料野笋花、低GI龙口粉丝、低嘌呤炸豆皮等产品,也都顺应了当下健康养生趋势,满足家庭多元用餐场景,展现出中国火锅文化的丰富性,也为冬季销售注入活力,印证了健康化转型的市场潜力。
锅圈还通过布局上游工厂,进一步将供应链控制力转化为高效的产品输出。
这些围绕消费需求所做的主动调整,持续推动门店业绩及上游产能同步提升。
(二)场景延伸:全渠道触达与消费体验重塑
锅圈通过多场景布局与下沉渠道,将产品精准送达亿万餐桌,完成价值的最终落地。
24小时无人零售。 深夜11点,郑州金水区一家锅圈门店,灯火通明的无人门店依然忙碌。刚加完班的小李,在地铁上通过锅圈商城下单了肥牛卷和番茄汤料。15分钟后,骑手到店自助取货,按照指引自助拣货后,扫码核验打包送到小李家中。该模式不仅覆盖了深夜加班、宵夜等长尾场景,也通过全时段运营拉长了经营周期,让“随时吃火锅”成为现实。

锅圈露营。锅圈露营开辟了户外消费新场景,冬日周末露营地,大家围坐享用香辣牛肉、酸菜鱼等食品,将烟火气与自然氛围融合为独特的消费体验。项目负责人李珂表示,周末高峰期露营区上座率可达100%,食材常当日售罄,这类场景创新不仅实现产品的多渠道复用,也打开了新的增量市场。

下沉市场成为重要增长极。国庆假期,在湖北某县级市,从上海返乡的赵女士带着母亲走进镇上的锅圈门店。“没想到老家也有锅圈,虾滑和在上海买的一样新鲜,价格还更实惠。”她们选购了一整套酸菜鱼火锅套餐,作为家人团聚餐食。据负责人杜志豪介绍,为适配下沉市场,自去年年底到现在,公司已累计迭代近九十款产品,主打高性价比。目前,乡镇门店业绩增长显著。良好的盈利模型正推动乡镇店进入快速扩张期。
截至2025年6月30日,锅圈乡镇门店年内净新增270家。随着网络持续下沉,锅圈在下沉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成为支撑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之一。

锅圈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实现了对消费者的全域触达。线上,以官方APP、小程序为核心阵地,并入驻主流第三方平台,满足便捷下单与即时配送需求;线下,遍布全国的超万家社区门店、24小时无人零售及特色露营场景,则提供了可感知、可体验的实体网络。
其全渠道协同的核心成效,直接体现在截至11月8日已突破6000万的庞大会员规模上。这一数字背后,是高效的闭环运营:线上流量引导至附近门店履约,而线下消费体验又反哺线上私域留存,所有会员数据与行为均汇入数字化中台,实现精准触达与个性化服务。这套“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数据驱动”的体系,最终将“人、货、场”高效匹配,奠定了其全域增长的基础。

系统支撑:何以保障旺季亦从容
火锅行业的业绩表现,长期受季节性波动影响。锅圈的应对之策,在于以数字化与柔性供应链,将不可控的波动转化为可管理的平稳流量。
(一)供应链协同:以“单品单厂”与柔性生产响应需求波动
在河南鹿邑的澄明产业园,锅圈自有工厂和一肉业的生产线正全力生产。近两个月逐渐进入产能高峰,生产经理李克彦介绍,今年产能较往年有明显提升,得益于锅圈“以销定产”的C2F模式。

锅圈的信息化供应链中台,能实时反馈全国门店的动销数据,使前端需求变化迅速传导至生产端,工厂据此灵活调整产能。这不仅避免了旺季“断炊”,也防止了淡季库存积压,形成供销之间的良性循环。
通过“单品单厂”的专业化分工,锅圈在核心品类布局了7家自有工厂。鹿邑与广元的澄明、苗苗酸汤专注调味料;丸来丸去、欢欢小龙虾、逮虾记主攻丸滑水产;和一工厂则深耕牛肉产品。这种高度协同的供应链布局,成为其在旺季保持高效、稳定输出的关键支撑。

(二)会员生态:数据驱动精准运营与复购提升
锅圈的效率优势,最终通过超过6000万会员(截至2025年11月8日)转化为稳定的增长基础。这不仅体现为5.9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会员储值金额,更在于其通过数字化中台,将用户行为数据转化为精准的生产与运营指南。
通过对会员的分层运营与精准触达,锅圈培育出复购率更高的高价值用户群体。从单一的会员关系管理升级为对整个家庭消费单元的深度绑定,步入家庭场景绑定与用户资产深化阶段。一位来自上海的“三星会员”李女士表示:“现在周末家庭聚餐的首选就是锅圈。升级后免费配送太方便了。感觉品牌真的在关心我们老顾客的需求。”
在销售旺季,这份基于信任的消费力集中释放,也成为销量最可靠的保障。目前,会员订单构成了门店经营的基本盘,其消费数据也实时反馈至供应链与产品部门,使“好吃方便还不贵”从一句口号,进化为经海量用户验证的精准交付系统。

价值沉淀:从效率优势到品牌护城河
锅圈在火锅旺季的稳健表现,逐步沉淀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品牌资产。
稳定的业绩增长持续赢得资本市场认可。10月底,锅圈发布第三季度经营数据,预计实现收入约18.50亿元至20.50亿元,同比增长13.6%至25.8%;核心经营利润约人民币6,500万元至7,500万元,同比增长44.4%至66.7%。多家券商机构给予积极评价,看好其长期发展潜力。
高效的运营体系也构筑起竞争壁垒。通过“工厂-中央仓-门店”的极简链路,锅圈去除中间冗余环节,实现成本优化。
品牌信任度持续增强。从“在家火锅烧烤,就找锅圈”到“在家吃饭就锅圈”,再到覆盖一日四餐的餐饮解决方案,锅圈正从食材供应商升级为家庭餐饮解决方案提供者。

结语:
锅圈的“暖实力”,本质上是一场效率的系统性胜利。
当不少同行仍在应对季节性波动时,锅圈已构建了一个响应敏捷、运行高效的餐饮零售生态——从万店门店到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从爆品策略到会员生态,每个环节都围绕“好吃方便还不贵”的用户价值展开。
这正是锅圈能够穿越周期、持续成长的根本。季节会更替,消费会起伏,但深耕效率所建立的竞争优势,已成为锅圈最坚实的护城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截至 2025 年 10 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 11.86 万列,运输货物 1170 万标箱,通达欧洲 26 个国家、232 座城市班列之变,首先体现在空间格局...
2025年11月8日,2025年度国际注册会计师ICPA毕业典礼暨IAAP联合认证5周年庆典在北京隆重举行英国驻华大使馆经济贸易参赞Sebastian Clar...
冬季气温走低、雨雾天气增多,道路运输安全风险隐患加剧专项行动中,大队统筹现场巡查与非现场监管,构建全方位治理格局同时,坚持源头管控与宣传引导并重,从根源防范超限...
跨语言沟通中“嘈杂环境听不清、译不准”的行业痛点,如今被时空壶最新推出的W4AI同传耳机彻底破解作为深耕跨语言交流领域九年的领军品牌,时...
2025年11月,全运会赛场内外的关注点悄然发生变化社交媒体上,关于运动员形象的讨论不再局限于运动成绩,而是延伸到个人形象与专业实力的关系形象力也是竞争力:从运...
11月20日,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承德市农业农村局承办的“河北品牌农产品万里行(北京站)暨承德山水品牌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在北京成功...
11月22日,以“蓝色引力,逐梦未来”为主题的2025蓝计划大学生创意创新项目大赛(广东赛区)线下路演决赛在广州市大学城智汇谷路演中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