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耕耘六万载,嫦娥思乡五千年。”栾恩杰在《村子诗集》中写下的诗句,既是对千年奔月梦的深情回望,更是他以一生践行航天报国的初心告白。这位将名字镌刻在星辰之上的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64岁临危受命挂帅“嫦娥工程”,以“绕、落、回”的战略蓝图铺就探月之路。从戈壁荒滩的技术攻坚到深空探测的蓝图擘画,他用诗词记录征途,用赤心照亮星河,书写了一部航天人的忠诚史诗。
诗守初心,以笃行铸航天报国之魂。“许国矢志终不悔,星河为证赤心燃。”这句铿锵誓言,是栾恩杰六十载航天生涯的生动注脚。从哈工大陀螺专业的潜心求学,到清华大学尖端领域的深耕钻研,他始终牢记“决不能辜负党的嘱托”的初心。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与航天事业起步的艰难,他从内蒙古戈壁的普通技术员起步,扎根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13年,填补国内技术空白;64岁挂帅探月工程总指挥,创造性提出“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让千年奔月梦照进现实。八十高龄时,他不顾严寒执意奔赴四子王旗,在零下30℃的寒风中迎接嫦娥五号携月壤归来,那句“这是我们对祖国的承诺”,道尽航天人的忠诚担当。广大党员干部当以他为镜,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一生一事”的坚守,在平凡岗位上书写报国华章。
诗励拓新,以智识破航天攻坚之局。“破壁攻坚凭自力,敢为航天拓新天。”栾恩杰的航天之路,始终贯穿着自主创新的坚韧品格。为破解“无图纸、无资料”的技术困境,他带头泡在实验室,材料配比参数误差便推倒重来,最终攻克潜地导弹核心技术。担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期间,他主导出台我国首部航天白皮书,组织数千名专家编撰《国防科技名词大典》,构建起国防科技的术语体系;创造性提出“质量技术问题归零”五大标准,成为航天工程的通用准则,筑牢了发射高成功率的根基。嫦娥一号研制中,他带领团队突破轨道设计等多重难关,用三年时间实现“绕月”壮举,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创新速度。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他“成功才是硬道理”的务实理念,以敢闯敢试的锐气、精益求精的匠心,在技术突破、制度创新中破解发展难题。
诗传薪火,以大爱育航天后继之人。“育得新苗承壮志,航天事业有来人。”栾恩杰深知,航天强国的建设需要代代接力。他卸任后仍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名誉院长,亲自为学子授课,将毕生经验倾囊相授;面对青年航天人,他既严格要求“踏踏实实做方案”,又以“中华傲有忠臣在”的信念激励后辈担当。从带领团队攻克固体火箭技术,到培育近万名探月工程骨干,他用“一辈子值了,下辈子还干航天”的赤诚,点燃了无数青年的航天梦想。如今“栾恩杰星”闪耀天际,正是他薪火相传精神的最好见证。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这种育人情怀,既要当好事业的建设者,更要做好精神的传播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为国家发展培育更多栋梁之才,让报国初心代代相传。(作者:岭坡乡人民政府 刘欣)
责任编辑:kj005
11月17日,海南大学与海南天壮营养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壮营养”)合作签约暨热带益生菌与大健康产业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海口顺利举...
2025年11月24日上午8时30分,2025湛江国际潜水大赛暨亚洲蹼泳锦标赛开幕式在国家体育总局湛江潜水运动学校蹼泳馆广场隆重举行世界潜水联合会运动委员会主席...
(本报讯)2025年,棣山科技在AI GPU研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技术突破七月底,公司正式宣布其基于2nm制程技术的首款AI GPU原型芯片已完成设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