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泉州市频发,给市民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提高市民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意识,福建警察学院的学生团队于近期深入泉州市泉港区、石狮市和德化县,开展了反电信诈骗的调研与宣传活动。
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学生团队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综合运用了多种调研方式,全力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他们精心设计并印制了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反电诈手册,还制作了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调查问卷。截至目前,团队已累计向泉州市的居民发放了近300份反电诈手册与近700份调查问卷,内容全面且细致,不仅涵盖了市民对电信诈骗的整体认知水平,还深入探究了他们对各类常见诈骗手段的了解程度以及自身的防范意识和应对措施等。
图1 学生团队发放问卷
在实地走访环节,学生团队深入多个社区和商业区域,与居民和商户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耐心倾听市民们分享的亲身经历和看法,认真记录下每一个细节。通过这些深入的交流,团队发现了一个令人既欣慰又担忧的现象:尽管大部分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警觉性,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诈骗伎俩,但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诈骗手段,仍有不少人缺乏足够的防范知识,这无疑给电信诈骗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经过对大量数据和信息的梳理分析,结合实地调研的直观感受,学生团队深入剖析了泉州市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他们总结出当前泉州市较为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其中“冒充公检法”诈骗尤为突出,诈骗分子通过伪造公检法机关的权威身份,利用市民对法律的敬畏心理,编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诱导市民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汇款;“虚假购物”诈骗也较为常见,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发布虚假的商品信息,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待消费者付款后便消失无踪;“中奖”诈骗更是屡见不鲜,诈骗分子声称市民中了大奖,却以需要缴纳手续费、税费等为由,骗取市民钱财。
图2 学生团队积极了解各群体遭遇到的电诈类型
基于这些重要的发现,学生团队结合泉州市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智慧,向市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防范诈骗具体建议。他们建议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来电和信息,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的事项,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核实;同时,要积极学习和掌握新型诈骗手段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此外,还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反电诈宣传活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通过这些努力,学生团队希望能够帮助泉州市的市民进一步提高警惕,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切实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一位来自泉港区的居民说:“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不会被骗,但今天的宣传让我意识到,很多细节都可能成为诈骗的突破口,回去后我一定要更加小心。”
图3 开展反诈宣传教育
本次活动,福建警察学院的学生团队不仅为泉州市反电信诈骗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还加强了市民的防范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一行动体现了高校与社会的紧密合作,展现了新时代警校生的责任感与实践能力。福建警察学院学生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类似的宣传和调研活动,帮助更多市民提高防范意识,减少诈骗案件的发生。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