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智能化竞争愈发激烈。随着智能驾驶技术从 “功能叠加” 迈向 “体验质变”,曾经作为高端车专属的智能驾驶,如今已逐渐成为各价位车型的必争之地。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支持城市NOA(领航辅助驾驶)的车型均价已下探至 15 万元,而今年这一门槛更是被拉低到12万元区间。在这场智驾大战中,形成了华为、Momenta、自研传统车企&新势力三足鼎立的局面,各自从不同维度发力,试图在智能驾驶的赛道上抢占高地,三者的合作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深刻影响着行业走向。
华为:多元合作,技术赋能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主要分为零部件供应、HI(Huawei Inside)模式和智选模式。在零部件供应模式下,华为为车企提供如激光雷达、芯片等硬件产品,像广汽、上汽旗下部分车型就采用了华为的相关零部件。HI模式下,华为提供智能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与算法,车企负责车辆的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北汽极狐阿尔法S华为 HI版便是典型。此模式使车企能快速获得成熟高阶智能驾驶方案,缩短研发周期,凭借华为技术打造差异化产品。智选模式是华为参与程度最深的合作方式。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设计、营销及销售,甚至开放手机门店销售汽车,如赛力斯与华为合作打造的问界系列。这一模式借助华为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销售渠道与技术实力,助力车企迅速提升产品销量与市场知名度。但车企可能过度依赖华为,在产品自主研发与品牌塑造上自主性削弱,后续发展易受华为战略调整影响。
Momenta:技术协作,共筑生态
Momenta作为与华为一同位列智驾领域头部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企业,稳居国内智驾第一梯队!通过创新合作模式,从深度定制、软硬协同、高效适配以及开放赋能等多个维度,为车企智能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持。其优势在于其跨平台移植能力,能在保留主机厂数据主权的同时,将高阶智驾成本压至万元级,推动智驾技术普及。通过合作,主机厂获得前沿智驾技术,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与市场竞争力,Momenta 也借助主机厂资源实现技术大规模应用与数据积累。随着智能驾驶市场的持续发展,Momenta 有望凭借这些创新合作模式,与更多车企携手共进,引领智能驾驶行业迈向新高度,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深度定制,贴合车企多元需求!Momenta 注重与车企的深度沟通,依据不同车企的品牌定位、产品规划以及目标市场,定制专属智驾解决方案。在与一汽丰田的合作中,为了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丰田“安心、安全”的理念,Momenta专门采集丰田指定专业驾驶员的操作数据进行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将丰田深厚的安全基因与自身前沿智驾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出契合一汽丰田品牌调性与消费者需求的智驾系统。
软硬协同,开创智驾新范式!广汽传祺S7的上市,是 Momenta在软硬协同合作模式上的一次成功实践。硬件层面,传祺S7配备的25mm超薄激光雷达,探测精度高,能精准识别周围障碍物、车辆和行人,且超薄设计可更好融入车身,降低风阻。通过与广汽星灵架构的融合,Momenta大模型充分利用其硬件资源,快速处理传感器数据,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精准感知与分析,并通过算法实时迭代,不断优化智能驾驶决策与控制能力,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软硬协同”样本 。
高效适配,助力车企快速落地!传统智驾车型开发流程繁琐,从技术研发到量产上市耗时久、成本高。Momenta 却展现出惊人的高效算法适配能力,在传祺S7项目中,仅用6个月就完成算法适配。这使车企能快速将智能驾驶车型推向市场,满足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迫切需求,提升市场份额与品牌形象。快速开发过程还能降低车企研发成本,增强盈利能力,为车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宝贵的时间与成本优势 。
开放赋能,推动产业生态共赢!区别于传统Tier1供应商以提供硬件产品为主的模式,Momenta提出“轻交付、重赋能”的生态开放模式。Momenta不仅为车企提供智能驾驶技术,还助力车企建立自身智能驾驶研发能力。在与智己汽车合作时,双方联合开发、双向赋能,基于领先的D.L.P. 人工智能模型,采集大量人类驾驶数据训练,构建具备亿级数据量产能力的决策规划数据 - 模型产线。
自研车企:协同供应商,掌控核心
自研新势力车企如理想汽车,坚持电能和智能 “双能战略”,自建供应链体系,与供应商深度协同 。理想依托自主打造的“硅基”团队,推动全供应链制造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例如在空气悬架技术应用上,理想起初与两家海外头部供应商合作不顺,后选择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步开发。在产能爬坡关键期,理想的研发、采购、质量团队进驻保隆生产线,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最终保隆产品成功应用,且后续获得豪华车企欧洲业务定点。这种合作模式使新势力车企能深度掌控核心技术与供应链,按自身产品规划与技术路线推进研发生产,保障产品独特性与技术先进性。通过与供应商共创,带动本土供应商成长,降低成本。然而,全栈自研及自建供应链需投入巨额资金、人力,技术研发风险高,若技术路线判断失误或研发进度滞后,会对企业发展造成沉重打击。
而比亚迪作为传统车企中的佼佼者,以全栈自研的实力在智驾领域走出了一条独特之路。2025年初,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致力于将高阶智驾功能普及至7万级至20万级的主流市场车型 。其自主研发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拥有三套技术方案(A、B、C)来适配不同车型需求 。例如,天神之眼C采用“5R12V12U”多传感器融合方案(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摄像头、12 颗超声波雷达),即便在10万元以下车型中,也能实现高速领航0接管、100km/h 时速AEB稳定刹停等功能 。尽管传统车企在智驾技术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技术研发方面,智驾技术迭代速度快,研发成本急剧攀升,且与科技企业相比,传统车企在软件和AI技术积累上存在差距 。
在汽车智驾领域激烈竞争的当下,华为、Momenta和自研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各有千秋。华为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多元合作模式,为车企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Momenta通过创新的合作模式和先进的技术,推动行业变革;新势力车企则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智能驾驶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与市场变化,如何优化合作模式、平衡各方利益、提升协同效率,将是决定各方在智驾赛道能否持续领先的关键因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