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碳关税”从政策术语变成产业现实,尤其欧盟CBAM机制的试运行,正将全球制造业推入新的“减碳竞赛”。对外贸依存度高、制造排放密集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突围战,更是一次底层逻辑的重构:低价优势退场,绿色能力登场。在这场全球能源转型的深水区,一家来自广东的热泵企业,成为行业频频提及的“范本级”样本——热立方。
事实上,在热泵这个正被重新定义的产业里,热立方早已不是“新玩家”。2003年,当多数同行还在做电辅热拼装机时,热立方已在顺德的厂房里研制出第一台直流变频热泵地暖机,把目光瞄准了寒冷而挑剔的北欧。22年后的今天,这家曾经“默默出海”的制造商,已将产品出口至全球72个国家,在德国、瑞典、芬兰等对节能与舒适极致苛求的高端市场里站稳脚跟,并加速构建“全球工厂+本地服务”双循环体系。
在欧洲,热泵系统正走进更多家庭,但人们对舒适的期待,也正在悄然升级。传统采暖方式虽然能“取暖”,却无法真正解决“温差大、湿度不平衡、设备堆叠、维护繁琐”等问题。在德国、芬兰、挪威等市场,许多用户反馈:“光有热,还不够舒适。”他们开始关注系统是否安静、是否节能、是否智能联控,是否能替代空调、地暖、除湿器等一堆独立设备。
这正是热立方第三代舒适家系统赢得欧洲用户青睐的原因之一。通过“热泵采暖+地面制冷+智能除湿”的融合方案,热立方为用户带来一种近乎“无感存在”的舒适体验——冬天不干燥,夏天不吹风,一年四季温湿平衡,全屋安静运行,几乎不再需要多个系统拼凑搭配。
对用户而言,不只是能效的提升,更是生活品质的一次跃迁。
热泵,正重构全球采暖逻辑。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一半以上的建筑供暖由热泵完成。这不仅是因为热泵的能效远高于传统采暖系统,更因为它与“可再生能源耦合”的可能性,符合各国碳中和战略。从节能工具,升级为能源系统重构的一部分,热泵正在从“能耗终端”跃迁为“绿色基建”。这也是为何,欧美多国在出台碳边境政策时,同时出台热泵补贴机制——不是矛与盾的对抗,而是市场准入和产业升级的“双轮”。
热立方的打法,也正在从“产品出海”走向“方案出海”。
2025年德国ISH展,热立方带来的不再是单一产品,而是一整套适配家庭、商业、工业三类空间的系统级解决方案。以第三代舒适家系统为例,该系统突破了传统采暖的“单温控制”范式,整合“热泵地暖+地冷系统+智能除湿”,通过分布式感应与AI算法控制,实现不同区域温湿度精细调节,让能源分配更智能,舒适体验更人性。
除了技术迭代,产能布局也同步全球化:继中山、佛山基地之后,热立方土耳其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正式投产,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本地化交付能力,强化其“低碳+高响应”的海外履约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热立方不止在产品层面做减碳,还参与了“绿色标准”的制定权争夺。在碳关税成为“入场门票”的时代,谁掌握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热立方已获得CE、ERP、KEYMARK、BAFA、EHPA等多国高等级认证,并作为《空气源热泵地暖机》团体标准主笔单位之一,推动整个行业由“低端制造”向“标准输出者”转型。其“多热泵耦合创新技术”入选中国制冷学会生态节能技术目录,也成为国家级绿色发展政策的技术参考依据。
从制造端到交付端,从产品出海到标准引领,热立方正在构建一条真正具有长期韧性的全球化路径。
2024年,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背景下,热立方地暖机逆势增长29.8%,品牌搜索指数三年上涨344%。全国专卖店超过500家,系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长期主义”制造品牌的深耕回报。
碳关税带来的,不只是合规压力,更是价值重塑。在“节能减碳”这条全球共识的赛道上,中国品牌正在从边缘走向中心。而热立方的故事说明:在一个技术、标准、履约能力共同构筑的全球市场中,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理解本地场景、打造系统价值链的品牌,才能成为这场绿色革命的长期赢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推荐风向变了!2025年7月百万医疗险:星相守成新标杆2025 年 7 月,医疗险推荐大转变:星相守凭什么成为首选?在百万医疗险市场,很多产品的“卖...
32年无声等待 32年漫长寻找这几天《都市现场》持续关注江西新余的一位聋哑女子吴小妹她在32年前被拐到山东凭借记忆中父亲的名字终于与江西的家人团圆6月19日,吴...
近日,中研教育集团旗下广州中研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传来喜讯,在全国开展的行业品牌调研活动中,凭借优秀的产品质量、卓越的售后服务以及极高的企业诚信度,再次被专家组及委...
随着时间进入到7月,2025年也到了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段据悉,今年的三伏天共计30天那么,如何在高温湿热的环境下科学养生、预防疾病?稍早前,国家健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