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青聚三江源·三色筑梦行” 赴青海海东市民和县官西村,开展了一场浸润乡土气息的社会实践活动。下午7时许,风尘仆仆的学子赶到了官西村村委会,见到了等待已久的村干部。村支部书记秦永辉因为16日要去外地出差,专门抽出时间和书记助理赵淑婷接待了实践队。
村委会里的 “治理课”:从台账里看见公仆心
到了村室,就被桌上一摞磨出边角的笔记本吸引——那是村支部书记秦永辉的“工作手记”,也是他扎根基层8年的“民生档案”。“这可不是普通的本子,每一页都记着乡亲们的日子。”秦永辉翻开最厚的一本,泛黄的纸页上,红、蓝、黑三色笔迹密密麻麻:张三家的宅基地边界纠纷、李四家的低保申领进度、村委会印章使用记录等都一一标注。“全村250多户、1083口人,哪家有老人需要照顾,哪家有孩子上学,我闭着眼都能数出来。”他笑着说,指尖划过“低收入家庭动态调查表”的加粗记录和档案柜里的民情记录,那是他每天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在村室的墙上挂着醒目的官西村“党建 + 网格化管理”组织示意图。秦永辉手指着网格化管理区域划分图,详细介绍道:“我们村依据实际情况划分成了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对应的网格员。”他点了点三级网格长那一栏,“就像这片区域,网格长每天都要走访负责的老人,这是他们的‘责任区’。” 他又指向网格员工作职责部分,“网格员不仅要收集社情民意,像谁家水管坏了、谁需要代缴电费这些琐事,都要及时处理上报。”“网格化管理就像给村子装了‘神经末梢’,通过这个体系,村里的事能快速响应、高效解决。” 网格员发现任何情况都会及时发给秦书记,秦书记都会及时处理,真正的帮群众干实事。
对实践队的学子们而言,这堂课足够深刻:基层治理的“力度”藏在村规民约的细则里,“温度”浸在踏破门槛的走访中。而秦永辉们用行动证明,乡村振兴的密码,就藏在把“村民事”当“自家事”的赤诚里,藏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这股力量,正成为青年心中的火种,照亮扎根乡土的前行路。
走村入户的 “暖心行”:从笑容里读懂政策暖
次日清晨,实践队在书记助理赵淑婷和妇联主任张梅英的带领下,来到了五保户张权胜的家里。张权胜,因为智力低下、身体有疾,丧失劳动力,50多岁至今未婚,就连震后新建的房子也是村委会帮忙修建的。村书记助理和妇联主任不仅对他的生活状况了如指掌,还经常上门探访。从日常饮食起居到身体健康状况,每一个细节都被他们记挂在心。妇联主任表示,村里对这类特殊群体的生活问题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给予他们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这位十以内数字都不太能分清的大叔,在实践队走访期间一直安静地站在书记助理的旁边,虽然说不了话,但是时不时地双手合十表示感谢。他用简单的方式表达着对村里关怀的感激之情,那质朴而温暖的笑容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通过此次走访活动,实践队伍不仅亲眼见证了村里为保障五保户基本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更深刻感受到了基层干部对村民的深厚情感和强烈责任感。村书记助理和妇联主任等基层干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了村民们最坚实的依靠。
此次进村走访活动,不仅是一次对特殊群体生活状况的深入了解,更是一次传递爱心与温暖的行动。它让我们看到,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每一个弱势群体都没有被遗忘,都有无数双温暖的手在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相信在基层干部的持续努力下,像官西村这样的乡村,将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每一位村民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与温暖。
青春对话的 “成长课”:从乡土间汲取前行力
离开官西村前,实践队在村委会院子里围坐分享,每个人的记录本都写得满满当当:秦书记密密麻麻的工作手册里,藏着基层干部的赤诚;陈爷爷家光伏板的发电数据里,跳动着乡村振兴的脉搏;赵大娘家宽敞明亮的震后新房里,记录着政策落地的暖意。
看着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记录,大家心里涌动着说不出的触动。曾经觉得“乡村振兴”是课本里遥远的词汇,此刻才真切明白,它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是修水渠时要考虑的高原冻土,是教技术时得贴合的农户需求,是调解纠纷时要焐热的邻里人心。原来,青年的担当从不在别处,就在这种想为乡土做点什么的热望里,在把实践所得变成实际行动的决心上。
带队老师看着同学们眼里的光,深有感触:“‘四百工程’的意义,就是让青年在触摸土地的过程中找到奋斗方向。当他们看到秦书记账本上的每一笔支出都连着村民冷暖,看到政策红利变成老人床头的常备药,就会明白‘实干’二字的分量。”
两天时间里,学子们从村委会的治理故事中触摸基层温度,在特殊家庭的走访中感知政策暖意,最终在心中播下 “实干为民” 的种子。这场跨越 1200 公里的实践,不仅让青年学子读懂了基层治理的智慧,更让他们在乡土间确认了一件事:新时代的青年担当,既可以是实验室里的创新突破,也可以是像秦永辉们那样,把每一件小事都办进群众心坎里。(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赴青海海东社会实践队:党淑敏、闵福琳、王璐瑶、赵雷池、冯远泽、马国庆)
责任编辑:kj005
近日,仓前街道龙潭社区“有事潭一谈”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一起因情侣分手引发的经济赔偿纠纷,避免了矛盾激化,防范了潜在治安风险,充分展现了社...
在新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的训练馆里,一条条跳绳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而操控这些“智慧跳绳”的,是一群怀揣科技梦想与公益热情的大学生(乌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