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发展的基石,是能源事业的生命线。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地质研究所深入结合油田地质勘探实际,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安全动能”。
一、树牢红线意识,拧紧责任链条
第五采油厂地质研究作为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智囊团”,常年承担油田地质研究、勘探部署论证、储层分析等核心任务,野外勘探、数据平台等工作中潜藏着化学试剂管理、特种设备操作、野外作业风险等多重安全隐患。研究所党委将“生命高于一切”融入安全管理全过程。领导班子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所领导包片、科室负责人包组、项目组长包岗”三级责任网络,明确56项安全职责清单,将危化品管理、防火防爆等关键环节纳入“一把手工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确保“管业务必管安全”要求穿透到每一个岗位。
二、夯实管理根基,织密防控网络
针对油田地质科研特点,研究所精准施策,狠抓“四个到位”:
安全投入到位
升级特殊及非常规作业管理系统,包括智慧工地系统和双重预防管理系统;配备视频监控,实现“全流程可追溯”;配备急救包等应急装备,筑牢安全屏障。
培训教育到位
创新“理论+实践+情景”三维培训模式,开展“岗位风险大家谈”“事故案例沉浸式演练”等活动,今年已举办专项培训4场,覆盖全员180余人次。
基础管理到位
编制《地质科研安全手册》,细化操作规程。施工前,上传现场勘察文件、经纬度信息及现场照片,现场勘察上传完成后,一、二级项目进行方案上传审批,三级项目可直接进行许可申请;通过电脑端和手机端APP均可实现一、二级高风险作业工艺及能量隔离方案、作业方案、应急处置及疏散方案的提交、在线审批。
应急救援到位
联合消防、医疗部门开展“地下实验室火灾逃生”“野外突发灾害撤离”等实战演练,完善《极端天气应急预案》,打造“5分钟应急响应圈”。
三、深化长效机制,筑牢安全文化
研究所深谙“安全生产贵在持之以恒”,将“常、长二字”要求转化为长效机制:
科技赋能安全
研发地质大数据风险预警平台,对设备运行参数、环境指标实时监控,提前识别异常波动;将各项高风险作业的危险因素描述、风险值、后果、措施等按作业步骤进行数据整合,建设危险因素描述JSA风险辨识数据库,提升科研人员风险预判能力。
文化浸润人心
开展“安全家书”活动,让亲情力量助力安全意识入脑入心;设立“党员安全示范岗”,组建青年安全突击队,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浓厚氛围。
考核动真碰硬
严格执行安全绩效“一票否决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直接挂钩,今年已落实倒追责任体系。
“在高空作业时,急救包、担架、现场监督人员都让人踏实。安全不是束缚,而是为了更放心地作业!”——地质研究所安全员 郭工
安全之责重于泰山,防范之策常抓不懈。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将持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瞪大眼睛找问题”的硬作风,为油田勘探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新使命!
(作者:邵晓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