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浙江万里学院研究生团队"甬爱中华"实践团怀着崇敬之心来到宁波鄞州区沙氏故居,开展"赓续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二十大"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庄严宣誓、实地探访、专题调研等形式,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汲取奋进力量。青砖黛瓦的沙氏故居静静矗立,斑驳的墙面上镌刻着岁月的印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沙氏五杰的革命事迹。沙文求烈士狱中血书"共产党万岁"的壮举、沙文汉同志投身革命的坚定信念,让在场学子深受触动。"看着这些珍贵的手稿和文物,仿佛触摸到了革命先辈炽热的家国情怀。"团队成员王诺在参观笔记中写道。
铮铮誓言守初心:宣誓墙前的青春承诺
在沙氏故居的红色宣誓墙前,实践团全体成员整齐列队,庄严宣誓:"我志愿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党的宗旨,弘扬革命精神..."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庭院中回荡。宣誓结束后,成员朱耀莹动情地说:"面对鲜红的党旗和革命先辈的画像宣誓,仿佛穿越时空与他们对话,这种震撼是课本上无法体会的。" 实践团还围绕"新时代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展开深入研讨。成员们结合自身经验,就红色文化传播、革命精神传承等议题踊跃发言。郑梦颖同学建议运用数字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吴天姿同学提出开发红色研学课程,王峰同学则建议策划革命主题文创产品。
寻访红色印记:在历史现场感悟信仰力量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实践团深入探访这座见证"沙氏五杰"革命历程的百年老宅。在"沙文求烈士专题展"前,成员们久久驻足。当听到这位25岁就英勇就义的革命者,在狱中仍用鲜血写下"共产党万岁"的事迹时,朱耀莹红着眼眶在调研手册上记录:"什么是信仰?这就是最鲜活的答案。"
团队成员特别走访了该地的居民,当地的老居民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沙孟海先生虽然以书法闻名,但当年他冒着生命危险为地下党传递情报……"这些生动的细节让历史变得更加立体。
红色记忆永留存:打卡纪念致敬英烈
活动尾声,实践团在故居各个具有纪念意义的点位拍照打卡:在沙文求烈士铜像前肃立致敬,在"革命家书"展柜旁记录感悟,在故居门楣下齐声朗诵《青春中国》。成员林思雨说:"这些打卡不是简单的留念,而是将红色记忆具象化的过程,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故事。" 实践团在故居门前合影留念,年轻的面庞与红色地标同框,象征着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薪火相传启新程
此次沙氏故居之行是"甬爱中华"实践团宁波红色教育基地调研的首站。团队将陆续走访张人亚党章学堂、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等地,最终形成《宁波红色记忆》调研成果,通过新媒体平台让红色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文:甬爱中华实践团 图:朱耀莹 王诺)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