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为了追寻党的伟大长征精神,助力红色旧地乡村振兴与发展,2025年7月10至17日,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寻访转折之城星火路,赋能花茂乡村新图景”暑假实践团队赴贵州遵义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参观交流、调研实践等多种方式,学习并传承党的伟大精神,为花茂村乡村振兴发展注入高校力量。
红旅尽涤灵魂,感悟伟大精神
在遵义市市区,团队成员先后走访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与娄山关战役遗址等红色文化旧址。通过珍贵的会址历史文物、详尽的文字资料和生动的历史讲解,以及在凤凰山316阶高大的石阶上、巍峨的烈士纪念碑前的默哀,团队成员深入学习了伟大遵义会议精神的深刻内涵,深切缅怀革命先辈,感悟“伟大转折”的精神分量;在娄山关战斗遗址,团队冒雨前行,克服山路崎岖与体力透支,用长达5小时、20㎞的徒步之旅,攀爬娄山关,重走长征路,献礼伟大长征,深刻感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磅礴气势与坚定信念。团队成员另辟蹊径,同时以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视角复盘伟大长征,深刻领悟长征的艰辛与战略智慧,为青年学习伟大革命精神提供实践思路与崭新视角。
聚焦非遗创新,赋能花茂乡村
团队成员深入花茂土陶非遗工坊,亲身体验非遗制作,探寻并总结出花茂土陶非遗成功转化的“制胜三宝”:其一,历史传承与精湛技艺。60年代后,花茂土陶由母先才先生一家传承百年,技艺精湛,工艺精炼。其二,政府助力与政策扶持。花茂村政府通过经济支持与政策指导,帮助修建“母氏陶艺体验馆”,并助力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三,产业拓展与文旅融合。通过设立“母先才陶艺文化餐厅”、陶艺文化展室等,扩大收入来源,深化行业改革,赋能非遗文旅发展。在参观和体验非遗制作与文旅项目后,团队结合调研,提出了“高校+非遗”的影响扩大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高校与非遗的文创结合,扩大非遗的知名度,直接增加非遗收入。此外,团队还主动定制土陶制品,作为献礼合肥工业大学80周年校庆的礼物,以此作为实践案例。
恒以农为根本,守绿水作乡愁
贵州的绿水青山,为花茂村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花茂村委书记用“三足鼎立、科技助农、以绿助红”来概括花茂村的农业发展现状。具体而言,三个农业发展合作社各司其职,统筹土地划分、育种、农业科学,保障农业产收、加工、储存、运输及销售。同时,花茂村引入山东的技术公司,高效利用农业资源,使用现代化农业科技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产量与产值。此外,花茂村将“怪不得大家都来这里寻找乡愁了”的评价一以贯之,以绿色图景激发乡愁向往,助力“红色之家”文旅发展,用山水秀景创收红色文旅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团队成员走在花茂村的乡间小路,走访当地村民,通过问卷调查、当面采访等调查村民生活满意程度与未来展望。与此同时,团队与花茂村委会就青年回乡创业、电商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青年力量与思路。
本次实践活动,既着重于花茂村等红色文化乡村提供振兴新思路、新方法,又引导青年学子以红色精神为核心价值导向,深入基层,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以高校人才力量赋能地方发展,携手共进,为红色乡村振兴发展提供高校影响、青年力量。
(邓悦/文 陈镜洁 荣欣悦 任嘉滢/图)
责任编辑:kj005
为响应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暑托班建设的号召,切实解决双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问题,由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档案学专业等专业组成的律档同行...
2025年7月18日至20日,第十九届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暨软硬件与健康医疗产品展览会(CHITEC)在河南郑州盛大开幕直击行业痛点:医...
7月15日,平安人寿河北分公司在正定县中平乐村举行“平安金融保险学校驻点燕赵百村”常态化教育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赖剑文与褚小敏签...
7月16日,以“共创金砖未来 共谱南方新篇”为主题的第七届金砖国家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国际赞誉,茶香联通情谊巴西巴伊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