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瑞金,暑气蒸腾。在“红色故都”瑞金的一间普通民居里,71岁的刘保宝老人正用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拂过胸前那枚略显斑驳的三等功勋章。2025年7月1日,赣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红色文化传承实践团的成员们走进瑞金泽覃乡,寻访老兵刘保宝,试图从老人沙哑却有力的讲述中,触摸那段远去的历史,读懂那一份跨越时代的信仰传承。
寻访烽火岁月,对话老兵刘保宝
在江西瑞金泽覃乡,实践团成员走访了老兵刘保宝——一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的党员生涯始于战火纷飞的年代。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刘保宝响应号召,毅然奔赴前线。
实践团成员采访刘保宝 邓禹田供图
“1979年1月4日,党支部开会传达命令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去前线。”刘保宝老人的声音突然提高,眼神里闪过一丝当年的决绝。彼时,25岁的他是福州军区29军守备26团的一名战士,刚入党一年的他,在听到“选调优秀士兵支援南疆边防,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命令后,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战书。“我是红二代,父亲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我不能给父辈丢脸。”老人激动地用手拍着胸脯,仿佛在复刻当年递交请战书时的坚定。
1979年1月16日,刘保宝与家人匆匆告别。2月14日,部队抵达广西龙州县,紧接着被拉到边境线上待命。“2月15日整休,说是写家书,其实就是写遗书。”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大家都知道,这封信可能就是最后一句话了。我在信里告诉家人,别惦记我,国家需要咱,咱就不能怂。”
从战场到乡野,奉献从未止步
从枪林弹雨的战场到烟火气十足的乡野,刘保宝的身份虽然变了,但他身上的“冲锋”劲儿没改。2000年后,他成为了瑞金红色景点的志愿讲解员,这一干就是20多年。“我讲长征故事,讲战斗经历,不是为了自己显摆,而是想让年轻人知道,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他带着实践团的成员们走进他的家中,用手指着墙上微微泛黄的老照片,眼神发亮,“你看这张,是当年我们连队的合影,牺牲的战友,我都能叫出名字。”
2020年疫情来袭时,66岁的刘保宝又一次站了出来。作为党员的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没口罩、没消毒液。于是他骑着三轮车跑遍了周边的药店和工厂,把能筹到的物资全部送到乡政府,“我不求啥,就想让大家平平安安的。”这份“关键时刻冲上去”的本能,与41年前在边境写遗书时的勇气,一脉相承。
刘保宝的捐赠证书 刘保宝供图
时代回响,薪火相传,青年的使命接力
采访结束时,刘保宝把实践团的成员们送到门口,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你们年轻人要好好学,多为国家做贡献。”他挥着手告别,语气像叮嘱自家孩子。
“刘爷爷向我们讲述写遗书的场景时,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实践团成员曹玉琴在整理录音时红了眼眶,“刘爷爷说‘家人有党和政府照顾,没有后顾之忧’,那种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信念,太震撼了。我们这代人没经历过战争,总觉得‘奉献’是个抽象的词,但在爷爷身上,这个词具象化了——是请战书上的红手印,是供销社下乡时的汗渍,是抗疫时奔波的背影。”
刘保宝胸前的勋章 邓禹田供图
七月的瑞金,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活力。刘保宝用一生践行的“党员精神”——战火中冲锋的勇气、乡野间扎根的踏实、危难时挺身而出的担当,正通过这样的寻访与记录,成为青年一代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正如实践团成员在总结中所写:“老兵的勋章会褪色,但初心不会;战争的硝烟会散去,但精神永存。我们这代人,既要读懂历史里的热血,更要在新时代的赛道上,跑出属于我们的精彩。”这,或许就是对“初心”最好的传承。
实践团成员与刘保宝合影 张佳琦供图
(文/李嘉豪 张佳琦 邓禹田 孙天奇 曹玉琴 易羽姿 叶丽丽 钟美铃)
责任编辑:kj005
七月瑞金,暑气蒸腾寻访烽火岁月,对话老兵刘保宝在江西瑞金泽覃乡,实践团成员走访了老兵刘保宝——一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的党员生涯...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金办便函〔2025〕745号)明确提出,商业医疗险需坚持“普惠性、市场化、可持续&r...
上海,2025年7月30日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于7月26日在上海成功举行(一)会议介绍:高规格聚焦AI前沿本次科学前沿全体会议...
近期,新疆阿克苏乌孙古道突发山洪,300多名徒步穿越者被困营地和消防救援站据悉,位于乌孙古道中段的天堂湖营地前后道路均有险情,共有32名平安客户被困营地,急需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