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用陶器煮沸第一锅食物时,饮食便成了最古老的对话方式。不同文明的味道在火与水的交融中彼此试探、相互接纳,最终沉淀为跨越山海的默契。
2025年5月,朱光玉火锅馆 2500㎡的海外直营首店在吉隆坡低调开启试营业,恰是这场延续千年的对话中,一个属于当代中国的新章节:
不急于用浓烈麻辣征服异国的舌尖,而是以一锅沸腾的火锅为媒介,将中国文化中的人间烟火、地理风物与当代审美,温和而系统地呈现在世界面前。
自试营业以来,朱光玉日均翻台7轮,单日营收稳定突破6位数,更一举登顶大众点评热门榜、好评榜、口味榜、环境榜、服务榜五大榜单榜首。但比数据更值得关注的,是朱光玉火锅馆在异国他乡引发的文化回响——不同语言在此交织,共赴一场源自东方、却归于世界的味觉盛宴。
两年沉淀,精准出海
很少有人知道,此次海外开业的背后,是朱光玉长达两年的深思与筹备。
时间拉回至2023年4月,朱光玉在重庆召开全球发布会,宣告进军海外市场。但一个月后,团队却毅然叫停所有合作。“当时并没有想清楚,在海外朱光玉要做什么样的核心表达。”朱光玉火锅馆创始人梁熙桐的坦诚,道出了品牌对出海的审慎态度。
真正的转折点,始于2024年。这一年1月,朱光玉品牌视觉3.0版本在上海落地。老酒楼会客厅、香港老茶馆、金鱼街、华人夜市、海鲜市场、酒楼后巷六大场景直接“搬进”火锅店里,俨然一座小型的中国文化博物馆;同年9月,朱光玉将火锅摆上长城,用一场“美食 + 文化”的盛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的才是时尚的”从“沸腾华人”品牌焕新,到长城火锅事件,朱光玉不断具象化这一理念,也明确了出海的核心方向——用脚步丈量大地,向世界传达中国。
而将东南亚选定为出海首站,这一决策蕴含着朱光玉火锅馆的系统性战略考量。
东南亚与中国距离近,管理半径小、效率高;核心调味料等食材出口通畅,肉类等生鲜食材也可依托本地供应链实现稳定采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障品质。
更为重要的是,东南亚华人基数大、对中国文化接受度高,与朱光玉“文化出海”的定位高度契合,给品牌提供了更好的扩张土壤。
一桌火锅,盛满中国故事
在明确战略和方向后,朱光玉将目标客群精准锁定为当地华人。据马来西亚统计局2024年数据,华人占比高达22.6%,约690万人,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族裔。因此,吉隆坡门店从空间氛围到菜品设计,始终贯穿浓郁的“中国语境”。
空间设计上,门店延续了“沸腾华人”的理念。2500㎡的规模,一出场就与传统火锅店拉开差距。不同于在东南亚常见的“亭台楼阁式”中国风,朱光玉火锅馆结合了红灯笼、关公像、中式字画等高度浓缩的“中国符号”,既让海外华人有浓浓的亲切感,还很有记忆点。
考虑到华人在当地有较多的商务宴请和聚会需求,朱光玉还砍掉了20张散台,增设了13个包间,配备茶饮、KTV等服务,甚至推出了专属包间菜单,如包含M级和牛等。包间成了门店的一大亮点,日均预约天天爆满。这背后,是对华人“无宴不成席”的社交文化的精准呼应,也是中国“人情社会”温暖底色的海外延续。
在产品层面,朱光玉以“寻源中国”切入,将中国本土特色美食带到世界。黑松露和牛菌菇炒饭、黑松露牛肉、木姜子牛肉……这些既有地域特色味型,又结合当地食材复配的菜品,颇受消费者欢迎。
当然,这些菜品的走红并非偶然。早在 2024 年,朱光玉团队就深入峨眉山、清远、阿坝、云南、霞浦等地,挖掘专属味道。从非遗食材龙须笋,到国宴同款风味,再到木姜子的独特辛辣从这些“中国味道”被精心提炼,与当地食材复配,最终成了吉隆坡店的“销冠天团”。
在文化传达上,朱光玉还“以山河之名,向世界传达中国”,制作了一份中国旅游手册,向消费者免费发放。旅游手册之上,印着的是祖国一年十二个月的大好河山。
这份餐桌旁的文化延伸,不只是地理知识的普及,更让消费者的每一次用餐都成为一场跨越山海的情感共鸣——让华人重温故土之美,让异乡人感知中国之广。
从“走出去”到“扎下根”
要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光有文化内核还不够。朱光玉的“本土化”策略,体现在人才与用户运营的每一个细节。而这本身,也是朱光玉以文化出海的智慧:不是让文化“悬浮”于当地,而是让它真正“落地”生长。
人才方面,朱光玉打造了一个属地化团队。吉隆坡首店特意规划出400 余平方米的“海外培训中心”,用以孵化本地人才。初期由国内团队“驻场带教”,仅用6个月便实现本地员工替换。未来,门店员工也都需在此通过“理论+实操”考核后方能上岗,确保服务标准的统一落地。
用户运营方面,以“私域”为切口,精准化运营,打造品牌护城河。不同于国内大规模的营销造势,朱光玉在吉隆坡的用户运营更侧重“点对点”的私域渗透。品牌目前已运营近10个私域社群,包间订座量几乎全部来自社群转化。开业至今,私域累计用户已破千人,复购率稳定在 30% 以上。
从人才本土化的“内生力”到用户运营的“精准度”,朱光玉的本土化策略并非简单的“入乡随俗”,而是在保持品牌内核的同时,构建与本地市场共生的生态。就像火锅里的汤底,既保留着中国牛油的醇厚本味,也容得下本地食材的新鲜滋味,最终熬出一锅“和而不同”的独特风味。
当然,朱光玉海外首店的成功,不只是打开了品牌的出海势能,更是以直营为起点,摸索出了品牌出海的样本:一是沉淀了消费者画像,精准地捕捉到了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消费习惯与用餐需求等;二是系统性收集了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东南亚扩张打磨出可复用的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东南亚华人对中式餐饮的消费占比高,而越来越多的本地族群也开始尝试火锅、川菜等中国味道。这种“味觉认同感”,为朱光玉的海外市场搭建了天然桥梁。
据悉,朱光玉火锅馆将马来西亚设立为海外总部,以此为核心辐射整个东南亚的管理半径。在运营模式上,前期以直营为主导,严格把控品质与品牌形象,后续将适时开放联营、合营等合作模式,充分调动当地资源,加速品牌在东南亚市场的布局与拓展。
事实上,朱光玉的海外征程,并未止步于一口火锅的味觉征服。它更像一扇徐徐打开的窗,透过氤氲热气,让世界看见当代中国品牌的从容与智慧——它们不再急于自我证明,而是以文化为基、以共情为桥,在异国土壤中稳健扎根、自然生长。
从中国到吉隆坡,从味道到情感,朱光玉正在完成的,不仅是一场餐饮出海,更是一次文明的对话。当火锅的香气飘过国界、融入异国他乡,朱光玉火锅馆吉隆坡店所承载的,是一个自信从容的中国,正以更柔软、更温暖的方式,走向世界、拥抱世界。
责任编辑:kj005
在大多数同龄人还沉浸在课本与游戏的世界时,这位来自四川省眉山市天府新区的少年,凭借对法治的独特理解与远超年龄的专业素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做出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