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赴治水之约。聆听着乡村振兴的脉搏,河海大学江苏省无锡市青阳镇水韵“锡”心护绿行小分队走进无锡青阳镇,在塘头桥村的田埂间、霞客湾的水波里、青阳实验小学的课堂中,开启了一场关于“水与乡村”的深度对话。从科技智创到民生温度,从专业调研到童心启蒙,这群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土地,以行动传递知识,在“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的实践中,书写下“水润乡土”的青春篇章。
一、有规划:专家引路+政企联动,夯实实践根基
走进赛莱默:解码治水“硬核”知识
团队首站拜访全球领先的水技术企业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通过专家访谈深入了解水污染成因、治理技术及监测方法。队员们认真记录,还获得了便携式检测工具的使用指导,为后续实地调研打下专业基础。
实践团参观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
对话镇政府:定制实践“路线图”
团队来到青阳镇塘头桥村村委会,在与村干部们的面对面交流中,团队详细介绍了实践目标,聚焦乡村水环境治理与科技助农。村干部们结合当地实际,安排了“创智园科技示范点”“塘头桥村生态治理样本”等关键场景,并协调村委会、学校等资源,确保活动流程顺畅。
有创新:探秘霞客湾创智园,解锁“乡村科技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中的重中之重。团队走进霞客湾创智园。这里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试验田”,更是乡村创新的“孵化器”。在专业人员介绍下,实践团了解了乡村的创新生产新模式,共同探讨产业新模式。
实践团参观霞客湾创智园
有温度:慰问暖人心
基层团组织是党执政青年群众基础的基石,是党的青年工作落地见效的前沿阵地。实践团走进青阳镇塘头桥村,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深入四户困难群众家庭中开展慰问活动。队员们细心询问村民的日常生活,关切用水处理等民生问题,聆听真实质朴的声音。这次走访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为后续调研报告书写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与思路。
实践团慰问塘头桥村村民
四、有担当:巡河测水,见证治理成效
实践团在村干部陪同下考察霞客湾水系生态,现场使用快速检测设备对水体进行了初步分析。村干部介绍,近年来青阳镇通过淘汰污染企业、迁建老旧工业区、建设智慧园区等措施,推动产业与生态协同发展,实现了经济提质增效与碳排放下降,并持续开展清污防治工作,水环境质量较以往显著提升。
实践团参观霞客湾并测定水质
五、有责任:童心向“绿”,播撒环保种子
最后一站,团队走进青阳镇实验小学,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环保课。队员们通过案例讲解和互动提问,让孩子们意识到环保的紧迫性,并踊跃表达自己的决心。随后的“水过滤”和“水动力”实验将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亲手用简易材料净化污水,观察水车转动理解能量转化,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科学的趣味与力量。
实践团在青阳实验小学开展宣讲活动
结语:
短短两天的实践,团队走过了创智园的科技前沿,触碰了农田里的生态智慧,见证了贫困家庭的温暖瞬间,更在孩子们眼中看到了对未来的期待。我们带走了乡村的故事,也留下了青春的热忱——未来,我们会继续关注乡村水环境,用专业知识为绿水青山贡献更多力量。
责任编辑:kj005
七夕,作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之一,源自星宿崇拜,承载着古代女子乞巧、乞福、乞美的美好愿望,如今更蕴含着祈求健康、关爱身边人的深厚文化内涵今年七夕,仲景宛...
为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延安大学三农学社晨露●第五支队全体队员于7月23日,前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对照金精神进行了系统化的学习,本次活...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延安大学三农学社第五支队响应号召,赴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村,开展了为期15天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