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 “双碳” 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愈发凸显复合型、创新型特征。青岛科技大学联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有限公司、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历经多年探索实践,构建起“两融合、三平台”研究生培养模式。
“两融合”打破学科与产教壁垒,重塑人才培养核心逻辑。一方面,该校推动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科深度交叉,组建“能动+机械@产业”的“2+1”特色导师团队,双学科导师联合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增设《现代热功转换系统及流体机械》《供热系统节能减排研究与应用》等5门交叉课程,开发聚合物加工热物理问题等跨学科课题,让“热-能-机-控”知识壁垒成为历史。另一方面,深化科教与产教融合,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企业真实技术难题转化为教学案例,实现“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三位一体培养,近年来,30%毕业生进入行业龙头企业。
“三平台”搭建进阶式实践体系,打通从理论到产业的转化通道。工作室基础实训平台构建先进储能技术、水合物能源机械装备等轮转式场景,实现“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双向赋能;协同创新基地平台依托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省级以上科研载体,让研究生直面产业前沿研发;产业学院平台联合青岛德固特等3个企业,推动学生从“技术执行者”转型为“低碳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每年接收100余名研究生实训,多名实训学生毕业后直接入职。其中与青岛德固特公司校企联合研发的废旧锂电池回收技术,被企业评价为“破解新能源产业关键污染难题的标杆方案”。
该模式成果斐然,奖项与人才产出双丰收。教学领域,团队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机械制造基础”等多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团队” 成为省级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科研领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一等奖2项等85项国家、省市级科研奖励。学生层面,发表SCI论文1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850 余项,获“挑战杯”等国家、省级奖励1500余项,20余篇硕博士论文获评山东省优秀论文,12项成果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
目前,该培养体系已在省内外等多所高校推广,技术成果落地为企业创造出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未来将持续优化,为双碳战略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近日,波兰华沙会展中心内,2025年“Qorus全球保险创新大赛”颁奖典礼的聚光灯下,平安人寿代表团手中的五座奖杯代理退保黑产猖獗,保险...
今年,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的表现可谓势不可挡,风头正劲DeepSeek异军突起,一经发布就登顶美国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比亚迪电动汽车海外销量大幅攀升,业务覆盖全球...
据 IDC 预测,2028 年全球 AI 搜索用户将达 45 亿,是传统搜索引擎的 2.3 倍,GEO(生成引擎优化)作为 AI 搜索流量核心抓手,市场规模将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