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这家军工实验室,要做“商业航天超级代工厂”?

这家军工实验室,要做“商业航天超级代工厂”?
2025-11-20 16:45:51 来源:百度百家

西测测试(301306.SZ),这家为军工装备提供保障的检验检测上市公司,正在成为“商业航天超级代工厂”

回溯2020年,西测测试检验检测服务仍是西测测试的绝对主导业务,当年该项收入1.89亿元,收入占比94.43%。

然而,短短四年时间,业务结构迅速变化。2024年,检验检测服务收入虽然增长到2.40亿元,但是收入占比已经降至61.8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子装联异军突起,收入占比飙升至37.03%

▲西测测试营业收入占比(数据来源:Wind)

这一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埋下了西测测试切入商业航天加工制造的伏笔。

2025年11月1日,西测测试与星移联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次提出“商业航天超级代工厂”概念,计划打造集元器件筛选、规模化生产、全流程测试于一体的商业航天服务闭环。

▲西测测试与星移联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这一转型背后,是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图景。西测测试“商业航天超级代工厂”的发展构想,既是对市场旺盛需求的战略回应,也是军工企业市场化转型的典型样本。

01 万亿市场的隐忧:商业航天的“制造之困”

中国商业航天的“黄金十年”始于2015年的政策破冰,2024年则成为其全面爆发的“分水岭”。数据显示,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约0.38万亿增长至2024年的2.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3%。若按此增速,2030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逼近10万亿,展现巨大的增长潜力。

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策表述进一步强调“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6月,证监会明确将商业航天纳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为未盈利企业开辟了融资通道。同时,海南、上海、山东、四川等20多个省市出台了40余项地方扶持政策,内容涵盖研发补贴、场地支持、人才引进、产业链配套等多个维度,形成“国家战略引领+地方特色培育”的立体化政策支撑体系。

商业发射的频次与占比变化,直观反映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态势。2023年,我国完成26次商业发射,占全年发射总量的38.8%。2024年,我国航天发射任务再创新高,全年总计完成68次发射任务,其中商业发射33次,占比提升至48.5%。这一增长态势在2025年得以延续,上半年我国总计完成35次航天发射,其中商业发射14次,占比达到40%

然而,在商业航天高速发展的光环下,制造环节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正在成为关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随着发射频次增加和技术迭代加速,这些“隐忧”更显突出。

02 制造瓶颈:三重制约阻碍“领跑”之路

在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发射需求指数级增长的光环下,制造能力的供给短板正从隐性问题转为显性制约,当前,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整体仍未完全摆脱“定制化研发+作坊式生产”的传统模式,生产任务普遍呈现“小批量、多品种、成本难控”的典型特点。

(1)生产能力分布不均

中国商业航天的高端制造能力,呈现显著的“头部集中”特征。火箭箭体结构、卫星平台、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高精度载荷以及相关核心分子系统的制造能力,目前仍高度集中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国家队”手中。

(2)新势力缺乏制造基因

许多商业航天新势力企业起源于技术研发团队,制造环节的经验积累相对薄弱,普遍存在“重研发、轻制造”的倾向,容易导致设计与生产脱节。一些企业可能专注于实现技术参数的突破,但在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可以批量生产并且具备高可靠性的工业产品方面存在短板。

(3)制造标准化程度较低

商业航天是典型的系统工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涵盖卫星设计、零部件制造、火箭总装、发射服务、在轨运维等数十个环节。然而,目前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存在的普遍问题,却是各个环节的接口难以统一、标准各异,导致了协同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03 “商业航天超级代工厂”的精准押注

西测测试率先提出并践行的“商业航天超级代工厂”模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制造工厂,而是一个深度融合了供应链管理、批量生产、检验检测、故障分析以及权威资质认证的全链条服务平台。

▲西测测试“商业航天超级代工厂”一站式服务

(1)全球商业航天的“顶级护照”

西测测试已成功斩获AS9100D、Nadcap、SPCAP三大国际航空航天顶级认证。

▲西测测试部分商业航天资格认证

三大认证形成的“资质矩阵”,不仅让西测测试具备了对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ESA(欧洲空间局)及全球顶级卫星运营商的资格,更使其在参与国际航天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时,拥有了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此外,西测测试还拥有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中国民航局CAAC能力认可、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能力认可、中国商飞试验资格单位等资格认证。

(2)安全可靠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随着商业航天“批量生产时代”的到来,使得供应链管理从“辅助环节”升级为“核心竞争力”。“商业航天超级代工厂”模式的核心优势之一,便是西测测试构建的元器件供应链管控体系,这一体系直接关系到卫星载荷等核心产品的可靠性,更是实现批量生产的前提保障。

(3)工业级别的批量生产能力

西测测试正加速推进工业级批量制造能力建设,重点聚焦卫星载荷等核心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通过“标准化设计+自动化产线+数字化管控”三大举措提升生产效率。

(4)全生命周期的检验检测能力

依托自身完善的试验设施,西测测试已构建起覆盖极端环境、力学性能、电磁兼容等多维度的检测能力体系,这些检测服务不再是“孤立的试验环节”,而是形成“全流程质量管控网络”,从根本上提升航天产品的可靠性。

(5)全产业链条的故障分析能力

西测测试依托十余年沉淀的海量试验数据建立故障模式库,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故障诊断与问题整改能力,在检测能力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成为驱动客户产品迭代的“产业智囊”。

西测测试“商业航天超级代工厂”的一站式服务,预计可以帮助商业航天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30%、交付周期缩短50%、一次交付合格率100%,以“高可靠、高效率、低成本”的工厂优势,持续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和生产工艺能力,最终推动整个商业航天产业的质量升级。

04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升级”的产业样本

从军工实验室到“商业航天超级代工厂”,西测测试的转型轨迹,既是一家企业对产业趋势的精准把握,更是中国商业航天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升级”的缩影。

西测测试以“检测+制造”为核心的模式创新,不仅为自身构筑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更提供了一种破解行业制造瓶颈的可行路径——通过专业化分工整合资源、以标准化流程提升效率、用全链条服务保障安全

未来,随着低轨卫星互联网等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以及全球星座组网需求的持续释放,“商业航天超级代工厂”模式或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而西测测试的探索,也将为更多军工企业市场化转型、为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构建全球竞争力,提供宝贵的实践样本。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