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专业认知,践行实践育人理念,2025年7月至8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桥见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铜山区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马洪山隧道、韩山隧道、睢宁智慧梁场等地,围绕桥梁与隧道工程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调研学习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勘察、工艺研讨、交流访谈等形式,触摸工程实体,对话行业前沿,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交通发展逻辑,厚植专业情怀。
实践团首站来到铜山区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在这里,成员们沿着先辈足迹,通过聆听讲解、参观史料,深入了解了铁道兵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这段精神溯源之旅,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交通基础设施在国家革命、建设和民生改善中的基石作用,感悟到“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也进一步理解了作为未来交通人的责任与担当。
在马洪山隧道与韩山隧道施工现场,实践团成员转换身份,以专业视角实地勘察工程结构。他们围绕隧道施工难点、交通功能布局、后期运维要点等核心问题,结合课堂所学展开热烈讨论。从围岩支护工艺到通风照明系统,从隧道对区域交通网络的串联作用到施工安全管理,“理论+现场”的学习模式让书本知识变得鲜活可感,切实深化了成员们对隧道工程技术的理解和认知。
睢宁智慧梁场之行,为实践团打开了桥梁预制技术的新视野。在梁场工作人员引导下,成员们详细观摩了桥梁预制构件从钢筋加工、模板安装到混凝土浇筑、养护的全流程。智慧化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科技赋能交通工程的强大力量——大数据调度提升效率,智能监测保障质量,装配式建造加速进程。围绕预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成本控制与环保优势等议题的深入交流,更让成员们得以捕捉行业发展的前沿脉搏。
此次以“桥见未来”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成功串联起精神传承、工程实践与科技探索三条主线。成员们走出校园,扎根一线,在实地调研中夯实了专业基础,在交流探讨中明晰了行业方向。据悉,交通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还将利用假期继续深入家乡,感受变化,服务群众,在“行走的课堂”中不断加深对人民的情感,增强责任担当,立志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