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至8月20日,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三色涧研”实践团赴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涧沟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村民交谈、参观平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重走情报路,了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平西地区的隐蔽斗争事业;打卡妙峰山森林公园、妙峰山高山玫瑰园,了解玫瑰饼、玫瑰酱等产品的制作工艺,沉浸式体验绿色生态;走古香道、登妙峰山,用脚步丈量历史长廊,用身体感悟京西文化的“活态走廊”。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驻村第一书记施艺涛在涧沟村村委会前的合影
踏寻红色足迹,传承精神根脉
红色资源是乡村研学的“精神内核”。在平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实践团成员跟随讲解员依次参观了“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的建立与发展”“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等主题展区、观看了纪录片《隐蔽的战线》、体验了收发报过程,切身体会到在隐蔽战线默默传递情报、转运物资的艰辛,深刻认识到革命胜利与红色政权来之不易。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平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
在英雄山,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实践团成员重走情报路、观望初心亭、驻足英雄墙、瞻仰妙峰山地区烈士纪念碑,穿梭于险峻的山林之间,沿崎岖山道追寻情报员的革命足迹,用脚步丈量先辈奋斗的艰辛,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不同的红色印记中,寻找共通的信仰与情感。
探寻自然绿意,挖掘绿色产业
绿色资源是乡村研学的“生态底色”。实践团成员走进妙峰山森林公园,依次登上三个观景台,从不同角度望京城、赏云海,在山水间感受生态魅力,探寻产业赋能乡村的新路径。
在妙峰山高山玫瑰园,作为全国最知名的高山玫瑰种植基地之一,这里的“金顶玫瑰”因花朵大、花瓣厚、色艳香浓、入口甘甜,被称为“华北一绝”而久负盛名。实践团成员漫步玫瑰花梯田、与村民交谈,品尝玫瑰花茶、玫瑰花饼等特色产品,深刻感受绿色生态的无穷魅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漫步玫瑰花梯田
随后,在村委会委员李小兰同志的讲述下,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玫瑰花从种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流程。作为村里第一个尝试利用玫瑰花制作护肤品的村民,李小兰从最开始给亲戚朋友做些玫瑰水,到现在通过传统手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和化大化新公司合作拥有自己的玫瑰护肤品牌,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其他村民居家就业,进一步激活了绿色产业的多元价值。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委会委员李小兰在涧沟村的合影
踏勘蓝色征途,探索体旅共融
蓝色资源是乡村研学的“活力引擎”。蜿蜒于山林村落间的妙峰山古香道,全长3.4公里,自涧沟村起,经灵官殿至妙峰山景区后折返,累计爬升约400米。实践团成员在古香道中感受其历史底蕴,在徒步中体会蓝色的运动魅力。
沿着古香道,实践团成员登顶妙峰山,与金顶娘娘庙的工作人员亲切交流,详细了解每年庙会期间,无数游客沿着登山步道前往娘娘庙祈福,形成“徒步健身+文化祈福”的特色场景。实践团成员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就路线标识优化、安全保障措施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助力生态保护与体育旅游的协同发展,让更多人在体验运动乐趣的同时,感受乡村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通过三天的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与驻村第一书记施艺涛同志围绕“红韵铸魂、绿野焕彩、蓝途拓景”三大核心发展理念展开交流讨论。实践团队长杨东晓表示,下一步实践团将以涧沟村红色、绿色、蓝色产业为基础,结合实践情况,串联村内资源,打造涧沟村的“三色四地”精品研学路线。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驻村第一书记施艺涛讨论“三色四地”精品研学路线
本次“三色涧研”实践团对涧沟村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体旅都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未来,实践团将持续与涧沟村保持联系,共同探索乡村文旅与高校育人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当地特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动能。(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三色涧研”实践团,编辑:杨东晓)
责任编辑:kj005
忆往惜精准扶贫峥嵘岁月,看今朝乡村振兴硕果累累!2025年8月13日上午9:48分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乡村振兴研究院揭匾仪式由通辽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包立群同...
七夕将至,爱意正浓在这个属于爱情的节日里,一份贴心的礼物不仅是表达爱意的方式,更是让彼此关系升温的“小确幸”选礼物的小贴士:用心,比价格...
为响应国家深度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对话非遗大师,感悟匠心精神 国家非遗绞胎瓷是当阳峪村唯一的特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柴战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