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凝魂石榴籽,共筑同心圆”实践团队成员走进云南省大理市上关镇党群服务中心,详细了解白族村落文化宣传发展现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汲取实践经验。
上关镇下辖13个行政村,白族人口占比达87%,作为洱海北岸核心白族聚居区,其通过非遗活化、节庆创新、阵地建设等路径,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民族文化共融实践中,上关镇多措并举。以非遗传承为纽带,河尾村省级非遗“耆英会”在延续百年敬老传统基础上,创新增设多民族共庆环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邀请周边彝族、回族老人共同参与祝寿仪式,将单一民族习俗升华为中华民族敬老美德的集体表达。甲马传习所第七代传承人开发的“民族团结甲马”系列版画,融合多民族元素,年接待各族体验者超5万人次。
党群服务中心将节庆打造成民族交融场域,火把节期间,全镇13个行政村同步开展“百族共燃团结火”主题活动,多民族代表共同主持点火仪式,在传统习俗中融入时代内涵。
文化阵地的共同体符号塑造成效显著,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共同体意识展厅并置白族扎染与彝族刺绣,强调“染料同源、针法互补”;13个村双语图书角相关读物年借阅量居首;半川村“乡愁别院”复原多民族合建四合院,2024年直播带货民族手工艺品超200万元,多民族元素文创占比65%。
上关镇的生动实践揭示,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以文化为纽带、党建为引领、科技为支撑。未来,上关镇将完善协同机制,强化人才融合思维培养,深挖产品共同体符号价值,提升数字传播沉浸体验,推动白族文化从“活态保护”向“团结共兴”跃升,为民族地区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上关方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接续努力!
责任编辑:kj005
近日,仓前街道龙潭社区“有事潭一谈”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一起因情侣分手引发的经济赔偿纠纷,避免了矛盾激化,防范了潜在治安风险,充分展现了社...
在新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的训练馆里,一条条跳绳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而操控这些“智慧跳绳”的,是一群怀揣科技梦想与公益热情的大学生(乌鲁木...